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需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处于内需不足的状态,怎样拉动内需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四川省的最终消费率从2005年的57.79%下降到2009年的50.97%,呈连续下降态势,其中居民消费率则从2005年的45.58%下降到2009年的39.58%,总的来看四川省的居民消费率在呈下降趋势,尽管此趋势处于缓和状态,但也说明四川省的居民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不足。另外,四川省2009年,全省农业人口66983901人,占总人口的74.55%;非农业人口22862973人,占总人口的25.45%。四川省可谓是一个农业大省,扩大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四川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增加财政支出被普遍认为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因此,本文立足于数据,分析四川省21个地区以及全省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情况,找到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结论意见,定意义上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构分为:第一章,引言部分,对本文的意义、目的、贡献、不足等做一个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就本文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第三章,基础理论概述部分,其中包括政府财政支出相关理论、居民消费相关理论以及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理论,这些都将成为本文之后研究的理论根据;第四章,对四川省各地区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现状进行展示,从中发现四川省在居民消费影响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哪些不足,以期加强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五章,四川省各地区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情况,分为总量和分量分析;第六章,同第五章相同,只是分析的对象在地区不变的前提下转变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第七章,城乡实证结果对比分析以及政策建议。本文采用的实证方法为面板数据(Panel Data)中的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四川省21个地区的各类财政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期通过对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性分类分量对城镇、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回归估计数据分析:(1)反映各个地区居民的消费倾向如何;(2)每个地区各类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如何;(3)同一地区城镇和农村受到该地区财政支出的影响情况如何;(4)哪些方面出现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差异。面板数据本身功能很强大,熟练掌握以后可以反映的问题是很多的,由于目前对该分析方法的运用还不到位,因此等到熟练掌握以后希望能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更全面的反映问题的所在,进而实现其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的实践意义。本文的数据均来自《四川省统计年鉴》,由于研究的是四川省21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其中四川省各地区城镇人均消费和收入中,有部分地区2000年到2004年的数据缺失,其它统计年鉴或途径均未找到,因此,在研究财政支出对城镇消费影响时使用的是2005年到2011年的数据。此外,在分财政支出结构性分类数据中同样存在数据缺失问题,为了实证分析中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在不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缺失年份的数据一并剔除。在财政支出结构性分类中,由于研究的是各地区财政支出分类,数据完整性欠佳,其中2009年“工商业支出”数据缺失,因此,对实证结构会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使用的数据有四川省1990—2011年财政支出、城镇人均收入和消费、农村人均收入和消费,2000—2011年各地区财政支出、城镇人均收入和消费、农村人均收入和消费,对财政支出和人均收入和消费分别进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换算,以2000年为基期,为了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数据进行取对数。财政支出总量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回归结果表示21个地区总的财政支出对其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挤出还是挤入效应,同时还表示效应的影响程度如何。从表中观察发现21个地区的财政支出对其城镇居民消费均产生挤入效应,即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将间接刺激城镇居民的消费增加。其中城镇居民消费随财政支出增长程度最大的地区为宜宾市,然后是内江市和攀枝花市,影响程度最小的三个地区分别为德阳市、广元市和绵阳市。分量研究回归结果为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其它支出均对该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的地区有达州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泸州市、内江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5个地区无论从财政支出的总体上还是结构上分析都表明该地区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起到挤入作用,持续、适当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种在历年GDP排名靠后的地区,各种发展所需的软件、硬件设施都比较缺乏,本身就应加大政府投入。此外,自贡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宜宾市三个地区有三项数值为正,只有其它支出表现为挤出效应,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总体表现积极,而在“其他支出”方面应该尽量加以明细,减少或者转移到能对居民消费起到积极作用的方面。财政支出总量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回归结果显示21个地区总的财政支出总量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还是挤入效应,同时还表示效应的影响程度如何。从表中观察发现21个地区的财政支出对其农村居民消费均产生挤出效应,即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将间接减弱农村居民的消费积极性。其中农村居民消费随财政支出产生挤出效应最大的地区为甘孜藏族自治州,然后是德阳市和绵阳市,影响程度最小的三个地区分别为雅安市、遂宁市和广元市。四川省21个地区财政支出对其农村居民消费均产生挤出效应,说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扩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不但不能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反而会对其产生抑制作用。分量研究表明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其它支出均对该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的地区有绵阳市、德阳市、南充市、泸州市、内江市、遂宁市和巴中市,这7个地区中有的地区财政支出的总体上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有的则是挤入效应,各分量和总体结论一致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结构上分析却表明该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性分类各项对居民消费起到挤入作用,这样总量和分量影响间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可能由于数据统计和归类上的部分原因,还可能存在隐性资金未纳入正规统计中等等。但是,在总量和分量结果完全相反的这些地区可以适当提高财政支出的规模,且这些地区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消费都表现出较好的挤入效应,政府可适当加大转移支付方面的支出。总的来说根据回归结果直观的得出财政支出总体上对21个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为挤入效应,而对农村居民为挤出效应。因此,加快各地区的城镇化也是提高居民消费整体水平的重要方面。而各地区都表现出比较特殊的反应,通过本文的回归结果只能看出其存在问题,但是具体原因及解决对策须通过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