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印染废水都是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印染废水具有COD高、成分复杂、难降解物质多、色度大、具有生物毒性等特点。目前,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已经被广泛用来处理印染废水。但是,受自身技术和经济效益的限制,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选择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对该类废水进行治理,仍然是一个大难题。因此,开发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水生植物在处理水体的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具有美学价值高、处理费用低廉的优点,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这种技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水生植物处理印染废水技术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染料流失,随废水直接进入环境。本研究针对印染废水的特点,提出利用沉水植物对其进行处理。以实验室环境为基础,利用超富集植物水蕴草(Elodea Densa (Planch.)Casp.)处理人工配制的偶氮染料溶液。重点研究了水蕴草对刚果红溶液的处理效果,以及水蕴草在刚果红溶液胁迫下的抗逆性,同时以金鱼藻为对照植物比较了处理效果和抗逆性。通过这些研究,目的是针对染料废水,探索出一种高效、节能、低成本的环境友好型处理技术。同时,也为今后利用沉水植物构筑人工湿地,进行污染水体的原位修复提供一些经验和理论依据。目前得到了以下的研究成果:1.在对比实验中,50g水蕴草对25、50mg·L-1的刚果红溶液中染料的平均去除率为95.45%和94.12%。并且经过处理后,废水的CODcr降低至48.74和67.13mg·L-1,色度指标降低至67.73和86.73。CODcr和色度分别达到或接近《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Ⅰ级和Ⅱ级排放标准所规定的指标。而金鱼藻对相同浓度溶液中刚果红的去除率仅为34.72%和29.96%。且经过处理后废水的CODcr仍高达425.02和850.33mg·L-1,色度也高达222.73和423.07。水蕴草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远远优于金鱼藻对废水的处理效果。2.利用两种等温吸附方程对染料去除效果进行拟合均可得到较好的结果,综合而言,水蕴草对染料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R2=0.987),而利用Langmuir(R2=0.931)等温吸附方程可以计算出水蕴草对刚果红的理论吸附容量Qmax=9.63mg-g-1。3.水蕴草在刚果红溶液中,其叶绿素含量会首先呈现降低趋势,最低含量仅为0.433mg·g-1,之后会逐渐恢复,但无法达到初始水平。并且,水蕴草会累积体内的游离脯氨酸,最高可以达到初始值的328.10%。而其POD活性在初期受到抑制,最低平均值仅为初始的37.36%,之后POD酶系统会及时的调整,恢复POD活性。这说明水蕴草受到胁迫后,其生理指标会受到抑制,但是由于其良好的抗逆性,使其能够很快适应胁迫环境。4.水蕴草对高浓度的刚果红溶液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这说明水蕴草能够适应水质的大幅度变化,在本研究中,水蕴草能够适应刚果红浓度变化范围为25~200mg·L-1。同时,由实验结果来看,适当提高水蕴草的草量,保持植物的栽培密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而且能够加快水蕴草调整生理特性来抵抗胁迫环境,减弱其受到的伤害。本次研究中,在2L的溶液中投入75g水蕴草,对染料废水有最好的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