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影响因素与稳定运行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ac0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分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作为生物脱氮的新方法备受关注,该工艺具有污泥产量少、能耗少、投资低等优点。然而,厌氧氨氧化的前提是在反硝化过程中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实现亚硝酸盐的积累。因此研究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批式试验和SBR反应器连续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反硝化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规律。批式试验分别研究了初始pH、温度、污泥浓度、初始硝酸盐浓度、碳源投加方式和Cu2+浓度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在SBR反应器中通过改变反应时间、pH和温度条件研究亚硝酸盐积累的稳定性。初步获得实现亚硝酸盐积累规律及稳定性的最佳条件,并从反硝化酶活力角度解释亚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初始pH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79下,亚硝酸盐积累率可达50%左右。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12℃和高温35℃下,反硝化中亚硝酸盐积累程度较高,为49.12%和55.85%。污泥负荷研究结果表明,低污泥浓度和高污泥浓度均不利于亚硝酸盐的积累;污泥浓度为3500mg/L时,亚硝酸盐积累量最大,为20.63mg/L。初始硝酸盐氮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硝酸盐氮浓度的升高,亚硝酸盐积累量增大,亚硝酸盐积累率升高。通过对碳源进行1次和分次投加,结果表明,在碳源总投加量相同情况下,1次投加和分次投加均可以实现亚硝酸盐的积累,但分次情况下亚硝酸盐氮积累量达到稳定的时间延长。不同Cu2+浓度试验结果表明,Cu2+浓度为0.21.2mg/L时,对亚硝酸盐积累产生促进作用;Cu2+浓度为1.52.0mg/L时,对亚硝酸盐积累产生抑制作用。SBR部分反硝化连续试验结果表明,缺氧段不同搅拌时间下亚硝酸盐均可实现稳定积累。搅拌时间为60min时,亚硝酸盐氮平均积累量为19.73mg/L,积累率达50.33%,为SBR亚硝酸盐积累的最佳工况。pH试验结果表明,在SBR进水pH为7.4时,亚硝酸盐不仅能实现稳定积累,且NAR和NTR均较高。温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SBR出水各物质均能保持稳定,且在低温下亚硝酸盐积累率较高,为50%。经测定污泥反硝化酶活力,发现试验条件下,硝酸盐还原酶活力均高于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其应该为亚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在新的国家政策环境和人们消费习惯与消费内容改变的背景下,出版传媒类企业赢利模式发生着改变。文章通过对我国出版传媒行业8家上市公司的投资战略分析,发现各公司在传统业
以蓝莓为试材,出汁率为指标,采用复合果胶酶应用于蓝莓汁生产的酶解工艺,从而筛选出最佳的酶解条件.通过对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果胶酶用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后,采用L9(3,3)正交实
为探讨高原寒冷地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及性能衰变规律,采用多次冻融循环室内试验模拟混合料所处环境温差大、冻融频繁、气温低等特性,选取Aspha-min、Sasobit、Evothe
河北'三驾马车'之一的谈歌是一个坚定的民族精神的守望者.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民的生活、生命的况味和意志、愿望,表现了对人民深切地同情、理解和赞扬的情感态度.
笔者通过从提高片剂的硬度;改善粉体的流动性和防止粉体吸潮结块的作用;油状药物的粉末化;将难溶性结晶药物与硅酸铝镁共同研磨,形成无定型产物,进而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在固体
之所以把性别问题与环境问题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是因为:社会分工的性别角色差异决定了在对资源环境的依存度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获取资源的方式、数量和获得资源的结构
土工格栅与土体界面摩擦特性指标是加筋土结构设计的关键。基于分析土工格栅与土体的界面摩擦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室内筋土界面拉拔试验和直剪摩擦试验,测试了两种试验条件的界面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胃肠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胃肠外科实习的实习生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
高兹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代表之一,他的生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创新发展。他根据新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现状,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进行深入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