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家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通过对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迁徙过程中对新的经验的吸收和借鉴,逐渐形成了适合生产力水平、顺应自然环境,反映客家历史、社会和文化理念的具有客家特色的地域建筑。由于社会的变革,全球文化交流密切带来新思想观念、新生活方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出现,都冲击着传统客家建筑。现代客家建筑风格混乱且建设无序,亟需总结前人经验,吸收传统客家建筑的营养,创造出风格独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新建筑。
本文取闽西客家腹地的作为研究范围,从客家建筑着眼,研读了大量闽西客家建筑研究的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和访谈,从三大方面进行闽西客家建筑的研究。
首先从社会、文化入手理清建筑产生背景,包括分析闽西民系的形成,闽西宗族社会的特点,建筑风水观、建筑礼制特色等;其次着重分析客家建筑的形态,梳理闽西客家建筑形制,分析归纳其建筑材料、建筑形式,并详细研究闽西客家民居的平面、空间特色、结构体系、外部造型;然后对建筑细部进行研究,分析闽西客家建筑的装饰特色,从门楼、窗、墙、屋脊等方面深入;以求了解其现存状况,总结其地域特色,对闽西客家建筑从文化到表象,从整体到局部有一个详尽全面的了解。
客家精神的现代体现,则是本文思考的另一个主题。论文最后总结闽西建筑的文化与风格,选择出最具闽西客家韵味的建筑元素,并做现代建筑的语汇提取,尝试为现代闽西地区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个参考,以传承闽西地区的客家文化、文脉。最后附上两个关于闽西客家民居的现代设计的实际项目,以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