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敬民教授竹笛演奏艺术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6830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敬民教授是中国著名竹笛演奏家,在竹笛界对笛子的革新与探索饱受争议,但是他创作的大量笛曲,以及他有着个人风格特点的高超演奏技巧,使得他在竹笛演奏上占有一席之地,曾被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授予《世界艺术大师》称号。在对他演奏风格的探究上,已经有诸多前人对其研究,诸如著名笛子演奏家耿涛教授就从蔡敬民教授创作的笛曲《金陵游》一曲入手,谈论过他的用气与运指(文章刊发于1999年《乐器》第二期)。在对他演奏艺术上的探究,除去借鉴前人的经验,更多的是自我的思考与理解,以及在学习蔡敬民教授的笛曲演奏上的更深一步的挖掘。对蔡敬民教授演奏艺术的研究,主要旨在透过现象剖析其演奏风格及个人演奏特点的成因,借此对演奏艺术有所新的思考,使演奏者能够更好的把握他的笛曲风格,同时也对他的演奏有更深的认识,能了解他的艺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在他的竹笛演奏艺术中体会到他对竹笛乐器的理解与认识。文章从四个方面对蔡敬民教授的演奏艺术进行解析,使对其演奏有一个立体的理性上的解读。在不同的角度与视点,更能知道他作为一个艺术家,是如何完成对竹笛演奏艺术的探索与创造的。在对蔡敬民教授演奏艺术研究的过程中,从演奏理念上感受到他很多的认识都是新颖的,借用俄罗斯作家安东帕夫洛维奇·契科夫的话:“只有完美的,才是新颖的;而所有完美的,都是新颖的。”可能从这个角度上,蔡敬民教授的演奏艺术之所以是值得研究的,就是因为他的完美与新颖。
其他文献
傅抱石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山水画以独特的“抱石皴”闻名于世。相对于山水画的影响,傅抱石的写意人物画还未被人们完全认识。然而,写意人物画也是傅抱
期刊
期刊
随着社会全面城市化,社会文化转型,人文生态重建及多元化已经长足的发展了。传统形式美学以艺术本题为基点的判断体系需要合理的补充。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
期刊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