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f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等为各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塑造着新的行业生态。高技能人才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元素,在推动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转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一直很重视,然而靠单一培养主体却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政府到底应该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扮演何种角色?企业、职业院校、社会究竟该以何种形式、何种资源、何种程度参与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呢?对于高技能人才自身,又该怎么参与其中呢?这些就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利用朝阳区相关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调研数据,在人力资本理论、公共物品多元供给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北京市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总结出目前北京市朝阳区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目标导向、资源配置、沟通衔接、法律保障等问题,并从“多元”(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社会、高技能人才个人)的维度分析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中问题背后的原因,并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从上述五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试图通过提出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模式,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社会化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随着跨国公司逐步向全球公司转变,其研发活动不再仅局限于发达国家间的研发投资,而是出现更加分散化的趋势。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投资逐年增长,并将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