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铜硫族纳米探针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纳米医学领域,比如光声成像、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以及化学动力学治疗。然而,铜硫族纳米探针的药代动力学、体内分解过程以及释放铜离子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而这些性质对它们的临床转化至关重要。铜离子作为一种生物体内必要的微量元素,它的失衡与各种疾病密切相关,比如炎症、神经类疾病、癌症以及金属代谢类疾病。体内过量的铜离子通过Haber-Weiss循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硫族纳米探针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纳米医学领域,比如光声成像、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以及化学动力学治疗。然而,铜硫族纳米探针的药代动力学、体内分解过程以及释放铜离子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而这些性质对它们的临床转化至关重要。铜离子作为一种生物体内必要的微量元素,它的失衡与各种疾病密切相关,比如炎症、神经类疾病、癌症以及金属代谢类疾病。体内过量的铜离子通过Haber-Weiss循环和Fenton-like反应产生单线态氧(1O2)、羟基自由基(·OH)、超氧化物(R-O-O·)等活性氧,对机体造成氧化损伤。反之,体内缺少铜离子可能会引起神经类疾病以及血液的异常表现等。因此,研究铜硫族纳米材料中铜离子代谢过程对其临床转化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修饰的超小硒化亚铜(Cu2-xSe)纳米颗粒的药代动力学、体内分布、分解过程以及部分生物学效应。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一步合成法,在室温下合成水合粒径为5.6 nm PVP修饰的超小硒化亚铜纳米颗粒。通过五步化学反应合成Cu2+特异性响应分子(命名为:NCM),该分子可以选择性地与铜离子迅速发生反应,生成735 nm处荧光增强近300倍的化合物NCM-1。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荧光成像研究Cu2-xSe纳米颗粒在体外释放铜离子和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吞噬Cu2-xSe纳米颗粒的过程。通过小鼠体内荧光成像、组织分布、血常规和血生化的测试表征,研究Cu2-xSe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分解、代谢和生物毒性。通过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研究Cu2xSe纳米颗粒对小鼠肝脏中铜离子储存与转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如与铜转运体1蛋白(CTR1)、铜转运ATP酶2(ATP7B)、金属硫蛋白(MTs)、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铜伴侣(CCS)。研究结果:(1)在体内外降解的过程中,PVP功能化修饰的超小Cu2-xSe纳米颗粒在不断地释放铜离子。(2)组织分布、小鼠体内荧光成像以及红氨酸盐染色证实,PVP功能化修饰的超小Cu2-xSe纳米颗粒在72 h内排出体内。(3)PVP功能化修饰的超小Cu2-xSe纳米颗粒在体内降解的过程中对小鼠机体没有造成明显的损伤,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结论:PVP功能化修饰的Cu2-xSe纳米颗粒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外降解过程中逐渐释放Cu2+离子,是一种潜在的补铜试剂。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对测量精度要求逐渐提升,而对传感器的标定是实现精准测量的前提。受某船舶工业单位委托研制的端面测温传感器要求有±0.5℃的测温精度,在对其进行标定
α位氧取代氮烯是一类具有广泛用途的活性反应中间体,在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其中以羰基氮烯、磺酰基氮烯、亚磺酰基氮烯、磷酰基氮烯为代表的α-oxo氮烯,因其具有丰富的结构与化学活性而受到物理有机化学密切关注。烷基与芳香基取代磺酰基氮烯作为典型的α-oxo氮烯,通过化学捕捉、超快光谱实验与理论量子化学研究得到了其在溶液中的化学性质。然而具有高反应活性的氨基取
混凝土在动力荷载下的强度较静力荷载下的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根据国内外现有的试验资料,我国最新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1247-2018)》中规定:“混凝土动态强度的标准值可较其静态标准值提高20%”。试验表明,黏性是影响动力荷载混凝土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但是黏性的影响机理目前并不明确,同时在混凝土材料试验和结构动力设计中,惯性和阻尼均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直接将动力试验中的材料强度试验
钨酸锌(ZnW04)是单斜相、钨锰铁矿结构的n型半导体,具有[Zn06]和[W06]共同构成层状结构,且ZnWO4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但ZnW04仍然具有光谱响应范围有限以及光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各行业使用的设备逐渐复杂化,如何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成为了一项时代难题。TPM(全员生产维护)作为一种优良的设备管理技术与手
LWM气藏属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然而,随着气藏开发的深入,地质及开发特征认识的逐步深入,水侵对气藏开发的危害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气藏高效开发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气藏低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引起了人们广泛注意。金属镍(Ni)在自然界丰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析氢反应催化活性,但是镍表面过于活泼,不利于H2从金属表面解吸。实验证明金属Ni与非金
水力旋流器主要作用包括分离固相、澄清、浓缩、分级等,在石油的开采、炼化方面,旋流器还运用在钻井液的除砂除泥、油水分离、焦化油品的杂质分离等方面。现阶段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关于旋流器结构设计和作业时操作参数的分析,关于钻井液的流体性质对旋流场运动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复杂井况时所采用的非牛顿型钻井液,为此,本文分别采用三种非牛顿型流体为介质,主要研究了幂律流体、赫-巴流体、四参数流体在流变参数
随着经济的繁荣、能源需求增加,将可能导致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能源危机。无论政府还是群众都越来越重视新型绿色能源。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诸多优点(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被大规模应用,这势必会导致锂资源紧缺。近年来,研究者开始致力于钠离子电池(SIBs)、钾离子电池(KIBs)的探索,但KIBs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研制适用于SIBs、KIBs的高性能负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创新性研究
本论文概括了二碘化钐和零价稀土金属镱促进的肟醚分子内环化合成亚胺化合物的应用研究。1.二碘化钐介导的γ-溴代肟醚和γ,δ-不饱和肟醚形成环状亚胺化合物的研究。环状亚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多种天然产物的中心结构,也是众多药物分子的重要骨架。因此,一直以来,化学家们都在积极探索它的合成方法。本文探究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合成这类化合物。相比较其他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更加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