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的体型与原来的体型存在显著差异,现有的童装号型标准与消费者实际体型不匹配的问题日渐突出。以现有号型标准为依据制作的儿童牛仔裤板型在规格的设置上不符合消费者的体型特征,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儿童买不到合适的牛仔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基于儿童体型特征的牛仔裤款式结构研究。本文以235名西部地区6~8岁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仪中的Scanworx软件对样本人体的30个部位进行数据获取。通过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研究对象的主要体型特点以及主要控制部位;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各类儿童的控制部位尺寸及各控制部位与细部关于原型纸样的计算公式;制定儿童关于下肢体服装的号型系列。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裤装原型的绘制,并通过主、客观评价验证了裤装原型的合理性。研究方法主要有:(1)问卷调查分析。在穿着舒适性、消费行为及设计要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及所获得的4点建议,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2)基于人体的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235名西部地6~8岁学龄期儿童的下肢体部位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了反应下体体型特征的4个主要因子和14个特征指标。(3)运用聚类分析对下体体型分类及号型设置。通过分析确定以腹腰差与腰围高/腰围为基础对测得的样本数据进行分类,运用两步聚类的方法将样本分为3类,其中男童有XA、WA、YB三类;女童分XA,WB,YB三类,并确定每类中间体的尺寸。按照覆盖率为95﹪的原则确定每类体型下装控制部位及特征指标的规格范围。根据非线性核密度估计法计算出每类各个部位的档差,制定出符合西部地区6~8岁儿童裤装号型。(4)裤装原型的建立及合体性舒适性评价。通过相关分析,确定了腹围的变化引起了腰围、臀围、膝围、脚口的变化,根据回归方程,由腹围的放松量来确定其他围度的放松量。通过回归方程,建立男童XA型体裤装基型各控制部位与细部的计算公式,从而建立裤装原型。采用主客观评价的方法确定合体牛仔裤的原型,验证了原型制图的意义。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了西部地区6~8岁学龄期儿童的服装号型系列,绘制出了其中一类体型的裤装原型,为儿童服装号型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并丰富和细化了童装号型;同时也补充了我国的裤装原型理论;为进一步的服装原型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可应用于童装的版型设计,提供了童裤的合体性评价方法,具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