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比了汉语语法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五个本位观。就汉语在交际中的应用而言,研究旨在探讨其中哪个本位单元对于汉语语法的建立是最有效的。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从语言哲学角度看,汉语语法研究的五个本位单元分别表达了何种意义?2)就各本位单元的表意特性看,哪种本位单元更适合汉语交际的需要和特点,从而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分析的基本单元?3)为什么这个本位单元能更好地反映汉语交际的需要和特点?为了回答这三个研究问题,作者首先从语言交际的角度出发,建立了用于判断最有效的本位单元的标准。就语言交际而言,其发生的首要条件就是本质(essence)的表达,也即弗雷格意义理论中的独立思想的表达。弄清楚各个本位单元的语义类型,进而分辨出哪些语义类型是一个独立思想,可有助于判断哪个本位单元能够表达一个本质,从而使得交际有可能发生。因此本文的理论框架由弗雷格意义理论以及在弗雷格意义理论和谓词逻辑的基础上建立的思想分析模型组成。依据弗雷格的意义理论,作者得出了各个本位单元的意义类型。通过进一步用思想分析模型对这些意义类型进行分析,便可以判断哪个本位单元能够表达一个独立思想即本质,从而反映汉语交际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字、词都无法表达一个独立思想,只有部分句子、词组和小句可以表达一个独立思想。这也就说明了这五个本位单元都无法表达所有的独立思想。词组中,只有部分主谓词组可以表达独立思想。当两个句子或两个小句共同表达一个独立思想时,一个句子或一个小句只能表达一个独立思想的一部分。因此,这五个本位单元都不能全面地囊括弗雷格意义理论中所提及的独立思想。相反一个话语却总能表达一个由话题和说明这样的一个结构构成的独立思想。因此作者认为,就汉语在交际中的应用而言,话语本位观对于汉语语法的建立才是最为有效的。一方面它满足了本文设定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它能反映汉语的语言使用的特征,同时还可将汉语语法研究的领域拓宽至语篇语法层面。本研究提出了话语本位观,这是为进一步的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一个共同出发点的初步尝试。同时,本研究通过从语言哲学角度入手研究汉语本位观,让读者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汉语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上来,从而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