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来源 :宁夏医学院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o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发症和技术操作。 方法:选择56例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27例来源于本人2005年8月至2005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学习期间,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9例来源于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期间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颅脑CT或MRI和全脑DSA检查明确弓上头颈部大血管(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椎动脉颅外段)和脑血管狭窄部位、程度并进行术前评价,依据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筛选了18例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术后即刻造影评价并随访1-3个月。对DSA的检查结果、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1)56例患者中发现43例患者有弓上头颈部大血管(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脑血管病变,病变血管共69支,其中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30支,椎-基底动脉19支,大脑中动脉8支,锁骨下动脉7支,无名动脉2支,大脑后动脉1支,大脑前动脉1支,小脑后下动脉1支。血管狭窄程度:血管闭塞11支,狭窄>70%20支,狭窄50%-69%20支,狭窄<50%18支。其中3例患者一侧大脑前动脉缺如,由对侧大脑前动脉经前交通动脉供应,夹层动脉瘤2支,2例椎动脉串珠样改变,1例基底动脉梭形狭窄。(2)本组治疗了18例患者的20支血管,均成功完成支架置入,即刻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支架放置技术成功率100%。即刻造影显示支架置入后7支血管无残余狭窄,9支血管残余狭窄10%-20%,3支血管残余狭窄30%,1支血管残余狭窄40%,经支架内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10%。20支血管平均残余狭窄<20%。(3)本组治疗18例患者,1例出现了缺血性卒中和血压下降,1例患者出现心跳骤停,4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2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血肿。以上患者经及时处理后均恢复正常。(4)本组治疗18例患者术后随访1-3个月,均未出现与所治疗血管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颈部血管超声和TCD检查未发现治疗血管再狭窄。 结论: DSA是诊断颅内外血管狭窄的金标准。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的术前和术后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新方法,是一种微创、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证实。熟练而规范的操作是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的关键。
其他文献
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的鼻内镜解剖1、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特点,准确定位额窦开口的位置,观察额窦开口与周围解剖结构的特征及毗邻关系,为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式提供应
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技术探讨多个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状况,并且分析了这些基因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可能关系。结果显示出一些在食管癌中表达变化频率较高的基因,其中MCM4、
目的:研究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和铁代谢的联系,探讨血清铁蛋白与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经过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