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小说的动物形象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lj123456789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石溪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他的作品数量众多且影响广泛。在读者群和文学界对其作品大加赞誉时,学界对他的作品评论却产生了分歧,其中争论的焦点在作品所塑造的动物形象上。本文即从沈石溪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入手,来解决沈石溪动物形象的真实性问题,同时探讨动物形象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和生态学命题。第一章:沈石溪小说动物形象“真实性”的争论。通过对动物小说概念的界定,来分析探讨关于沈石溪动物形象“真实性”的争论,并明确指出“真实性”不是动物小说的绝对标准,非写实性正是沈石溪在动物形象塑造上的一种开拓,沈石溪开创了“类人动物小说”的创作范式。第二章:“类人动物小说”的动物特性。在“类人动物小说”中动物形象具有三重属性,即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沈石溪在其作品中很好地运用了这三重属性,在遵从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深入开拓主体性,创造了立体感人的动物形象。第三章:动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核。沈石溪塑造了众多勇者形象,这些形象上蕴含着奉献和牺牲精神;塑造了众多强者形象,该形象上蕴含着拼搏和抗争精神;塑造了诸多母亲形象,通过这些形象表现了母爱的伟大,也探讨了成长的话题。第四章:动物形象的生态学诉求。沈石溪的动物形象蕴含着生态学诉求。首先是敬畏生命,每个物种都是可敬可畏的生命个体,人类应该去敬畏它们;其次是解放动物,人类对动物存在着诸多虐待和残害行为,应该停止一切对动物的迫害。第三是遵循自然,大自然是一个完整生态系统,人类可以利用它,却不能干预它,要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第五章:从人类中心主义创作视角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视角。沈石溪的早期作品中运用的是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但在中后期的创作中,其为了塑造立体丰满的动物形象,彰显生态文学的立场,开始尝试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并成为了一种创作范式。第六章:沈石溪小说动物形象的意义和不足。沈石溪动物形象的塑造对动物小说、儿童文学、生态文学都有一定积极意义。如其开拓了动物小说的创作方式,深化了儿童文学所能表现的生命主题,从动物视角去创作生态文学,丰富了生态文学的创作范式。但其在动物形象塑造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形象失真和重复。
其他文献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在我国起步较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日渐增大,渴望回归自然、休闲放松的旅游需求越来越旺盛。这时候,与城市距离较近,
紫外光固化粘合剂随着紫外光固化技术的发展获得了快速发展。详细介绍了紫外光固化粘合剂的应用机理及其组成成份 ,如齐聚物、反应单体、光引发剂。并列举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紫
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液体环氧树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BMJ)反应合成BMJ 环氧加成物 ,将表面活性链段引入到环氧树脂分子链中 ,然后经封端和成盐得到Ⅰ型水性环氧固化剂 .研究
因资源的独特性、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城市旅游品牌建设逐渐成为热点问题。南昌旅游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个性与
采用水浴振荡法,研究了振荡速度、催化剂粒径、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Pd/AC催化剂催化分解甲酸活性的影响,得出了Pd/AC催化剂催化分解甲酸的优化条件。结果
介绍利用TMS320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串行通信模块实现与外设间串行通信的原理,结合实际应用给出异步串行通信的程序设计。针对电力传动控制系统数字变量不易观察的问题,将
<正>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问题,各地高考多以考查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三种典型概率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的基本应用为主,背景和解法都比较常规.有的题目单纯地
<正>新的历史时期为档案事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为档案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们要时刻铭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做勇于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后苏醒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和意义。方法本课题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择期手术患者,共120例。随机纳入参照组(60例)
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可以作为天然气现实而有效的补充,近年来,煤层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面临着地质和技术的挑战。文章对我国煤层气资源量及资源特征,勘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