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苯乙烯是重要的聚合物单体。与传统的乙苯脱氢工艺相比,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制苯乙烯技术路线具有潜在的竞争优势。但开发高性能的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催化剂仍是一项重要挑战。本文在实验室前期工作基础上,重点从甲醇脱氢组分的研究入手,提升CsX沸石三元复合催化剂的总体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用碱金属盐、金属氧化物和沸石分子筛三类甲醇脱氢组分与CsX沸石通过机械混合制备了一系列二元复合催化剂,并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乙烯是重要的聚合物单体。与传统的乙苯脱氢工艺相比,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制苯乙烯技术路线具有潜在的竞争优势。但开发高性能的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催化剂仍是一项重要挑战。本文在实验室前期工作基础上,重点从甲醇脱氢组分的研究入手,提升CsX沸石三元复合催化剂的总体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用碱金属盐、金属氧化物和沸石分子筛三类甲醇脱氢组分与CsX沸石通过机械混合制备了一系列二元复合催化剂,并开展了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用上述三类甲醇脱氢组分取代铯氧化物改性的CsX沸石制成的二元催化剂,能提高侧链烷基化反应的苯乙烯与乙苯比。在430℃,甲苯甲醇摩尔比6:1,重时空速2h-1的条件下,用Na2B4O7、CuO/SiO2和Na-ZSM-5分别与CsX沸石制备的二元复合催化剂,在侧链烷基化反应中的甲醇转化率分别达到49.1%、77.7%和61.8%;苯乙烯和乙苯总收率分别达到25.4%、22.4%和19.1%;苯乙烯与乙苯比分别达到1.9、0.9和0.6。在此基础上,为了抑制二元复合催化剂上的甲醛中间体分解反应和苯乙烯转移加氢生成乙苯反应,将碱金属盐、金属氧化物和沸石分子筛三类甲醇脱氢组分与CsX沸石和B/SiO2组分通过机械混合制备了一系列三元复合催化剂,并开展了系统的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研究。还考察了铯离子交换度(CsED)、组分含量、组分间复合方式以及反应条件等对三元复合催化剂上侧链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SiO2组分的引入起到了稳定甲醛中间体、提高产物苯乙烯与乙苯比和苯乙烯与乙苯总收率的作用。用CuO/SiO2(Cu 1.9 wt%)与 B/SiO2(H3BO3 16 wt%)和 CsX 沸石(CsED 46.3%)通过机械混合(质量比0.2:0.15:1.0),制备的优选三元复合催化剂(CsX-CuO/SiO2-B/SiO2),在430℃,甲苯甲醇摩尔比6:1,重时空速2 h-1的条件下,达到了 3.1的苯乙烯与乙苯比及31.0%的苯乙烯和乙苯总收率。研究发现,在适宜温度下,三元复合催化剂中的CuO/SiO2组分与CsX沸石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即CuO/SiO2组分上甲醇脱氢生成甲醛反应促进了 CsX沸石上的甲苯侧链烷基化反应,同时甲醛在CsX沸石上转化为侧链烷基化产物又在热力学上拉动了 CuO/SiO2组分上的甲醇脱氢反应。最后,本文用Na2CO3处理的CuO代替CuO/SiO2作为甲醇脱氢组分,与CsX沸石和B/SiO2组分通过机械混合制备出了性能更优的CsX-(Na2CO3-CuO)-B/SiO2三元复合催化剂。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在430℃,甲苯甲醇摩尔比6:1,重时空速2 h-1的条件下,该催化剂的苯乙烯和乙苯总收率达到32.4%,苯乙烯与乙苯比达到4.5。研究表明,用Na2CO3处理CuO可能通过抑制苯乙烯在甲醇脱氢组分上的加氢反应,从而显著提高了 CsX-(Na2CO3-CuO)-B/SiO2三元复合催化剂的苯乙烯与乙苯比。但该催化剂目前还存在苯乙烯结焦而导致的积炭失活快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考虑采用流化床和移动床反应方案以便克服催化剂积炭失活快的问题。
其他文献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高效清洁利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解决现有环境问题至关重要。煤的结构决定反应性,深层次地认识煤中有机质的结构特征对开发清洁高效的煤转化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科研工作者积累了大量煤结构的研究方法,然而受限于煤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实验条件、仪器设备的分析能力和基础理论等方面因素,各类方法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先前的研究也还尚未准确
葱硝膏外敷治疗癃闭河南鹤壁矿务局职工总院(456650)王云南,薛红记癃闭是以排尿困难,甚则尿闭不通为主的疾患。包括现代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肾功衰竭所引起的少尿无尿症。临床上多采用导尿,应用利尿剂、中药汤剂内服等,中药外用较少。笔者近几年试用葱...
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廉价易得、结构稳定、具有可见光响应等优点在光催化领域备受关注,但是受g-C3N4光生电荷迁移率低、电子和空穴之间存在强库伦作用、表面缺乏必要的活性位点等因素的影响,g-C3N4仍然存在电荷分离效率低和表面反应速率慢的不足,导致其光催化活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构建晶态g-C3N4异相结、在g-C3N4上修饰电子受体捕获光生电子、制造纳米尖端曲率电场等策略提高光
纳滤作为一种重要的膜分离技术,可有效截留分子量大于300 Da的有机分子、多价无机离子,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纳滤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截留性能)之间存在着矛盾,即渗透性增加则选择性下降,反之亦然,这不利于同时获得高的水渗透和物质截留。此外,当前的纳滤膜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也相对较低,一般低于60%。因此,开发新型、高通量和高截留的纳滤膜以及
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利用膜分离或吸附分离原理清除病人血液中内源性、外源性毒素的治疗技术,在肝衰、肾衰、脓毒血症等危重病症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相对于水溶性小分子毒素,中大分子蛋白类血液毒素的有效清除是目前本领域的技术难点。基于固定化抗体为配基的免疫亲和吸附技术能够在复杂的血液体系中高特异性识别和清除特定蛋白毒素,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是新一代特异性血液净化材料的发展方向。本论文针对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
强流脉冲离子束(HIPIB)辐照作为高功率载能束加工新技术,产生的非平衡热学和力学效应可造成零件表面完整性的显著变化,其中,表面残余应力被广泛认为是决定零件抗疲劳性能重要的加工表面完整性参数。然而,高功率载能束辐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零件材料与几何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表面残余应力变化规律复杂,用试错法进行辐照参数选择,零件性能改善与预测受限。因此,亟待探明HIPIB辐照热-力耦合效应对加工表面残余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s)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运行温度低、启动快和清洁无污染等优点。发生在其阴极的氧还原反应(ORR)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PEMFCs的性能。目前最常用的ORR电催化剂是商业Pt/C,但由于金属Pt的资源稀缺和价格昂贵,限制了 PEMFCs的大规模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制备性能优异且原料来源丰富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基
在混凝土结构的建造和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荷载、环境侵蚀以及突发灾害等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从而在结构表面产生损伤。这些损伤的不断发展和累积将会危及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和实用性。因此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损伤检测方法主要有:人工检测法、传感器检测法、图像处理检测法以及传统机器学习检测法。人工检测法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传感器检测法成本较高且对检测人员有
菁染料具有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近红外的吸收和发射波长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传感、生物成像以及肿瘤治疗等方面。然而,传统的菁染料的光稳定性较差、单线态氧量子产率过低、缺乏肿瘤靶向性等缺点严重影响了菁染料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花菁骨架染料进行修饰,本论文在提高染料对肿瘤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增强染料单线态氧的产生效率和构建高效长循环纳米靶向给药体系方面,开展了如下
分子碰撞动力学是一门从微观层面研究原子与分子碰撞散射的学科。理论研究分子碰撞动力学的主要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原子与分子碰撞过程,通过计算得到的动力学结果来揭示粒子散射的内在机理。三原子体系是研究分子碰撞过程的基准体系,其非弹性散射过程以及反应性散射过程在天体物理、低温化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三原子体系的研究也面临着低温研究不够深入、缺少体系势能面以及对振转激发的分子反应研究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