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以来,为转型的中国建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应运而生,将纪录片受众从精英推向大众,为中国纪录片转型提供了契机。在千百年历史长河中,中国老百姓对于食物的热爱和讲究从未停顿,一直沿袭至今。食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人与社会之间传播。不仅是一种纪录日常的媒介物质,也是一种对抗时间流逝的表达手段。 美食类纪录片隶属于专题类纪录片,以美食或饮食文化为核心,以各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为主要内容。从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现实生活或自然环境中,获取图像和印象素材,真实客观地表现创作者对美食的认识与评价,集中深入地展现食物给人们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纵观现阶段国内美食纪录片,理论研究和创新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观。在全球化加剧的今天,美食类纪录片的出现,作为一种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有力手段,丰富了外界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家长里短的认识,向世界展示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节奏交融的人文画卷。 目前,美食类纪录片的研究一直只局限于对于叙事策略和叙事手段、叙事功能上的研究,而对于空间叙事的探讨却较为缺乏。本文主要从美食纪录片的空间叙事形态、功能、视角和节奏四个方面,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分析,为纪录片的空间叙事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