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甲基槲皮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jim_66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酮类物质大量存在食物、蔬菜、水果中,国内外对黄酮类物质的药理活性进行了广泛研究,已证实的生物学活性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等。本实验室将槲皮素甲基化后,得到了衍生物—五甲基槲皮素(Pentamethyl -quercetin, PMQ)。本实验室已证实PMQ能够激动PPARγ核受体。又有研究表明PPARγ核受体的激活能抑制炎症的发生发展。由此推测PMQ可能具有抗炎作用。为了探讨PMQ的抗炎作用及可能机制,本研究选用LPS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作为研究对象,从PMQ对NO分
其他文献
"机器"和"措置"分别是阿尔都塞和福柯在思索资本主义主体生产问题时的核心概念,二者通常分享相同的翻译实际上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论意义。1968年之后的阿尔都塞想要借助"机器
目前学界对农民工身份认同关注较多,但对于居住空间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空间角度入手,探讨居住空间和社会距离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拥
头孢菌素的3位取代基的改造可以显著影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及药代动力学,因此,C-3位改造一直是头孢菌素类药物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和热点。第四代头孢菌素的C-3位均为
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是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后自发聚合而成的产物。由于聚多巴胺几乎在各种基底表面具有优良的粘附性能,因此成为了近几年材料化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除了强粘附性之外,聚多巴胺还具备诸多优点如化学稳定性好、制备简单、生物相容性好、材料适应性广泛、可进行二次修饰等。这些特点拓宽了聚多巴胺在毛细管电色谱(CEC)的应用范围。开管毛细管电色谱(open tub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