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一个县作为布局调整研究的对象,该县是一个人口和教育大县,该县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历经十多年。本着教育公平的理念,运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知情者访谈等方法,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此县布局调整情况。本研究发现该县农村中小学多次布局调整的原因是各方面思想未达成一致,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严重,布局调整资金短缺,义务教育债务危机制约,相关行政人员失职,没有充足的调研规划,盲目调整和布局调整中上报撤销的学校又恢复等。该县多次布局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师生间相处时间增多,学生成绩提高,办学集中,方便了教育管理,入学率升高,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生住宿条件、就餐环境都有了改善,化解教育危机。但是多次调整仍然存在“农村文化缺失”,“教师短缺”,“寄宿制学校压力”,“校产处置混乱”和“班额过大”等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即重视文化作用,缓解教师编制压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妥善处理校产,编订班额标准等。希望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及措施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