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车软件的使用容易造成网约车驾驶员精神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交通安全。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发现,目前尚未有针对网约车驾驶员群体驾驶行为特点以及同时存在多种不当驾驶行为时对交通安全和交通流特性影响研究。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网约车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特点,并剖析其不当驾驶行为对于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的影响。基于此,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网约车驾驶员的群体特征及驾驶行为特点进行调查,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网约车驾驶员的不当驾驶行为成因进行分析。调查发现网约车驾驶员有一定的家庭负担,网约车服务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外因潜变量“行业因素”对于四个内因潜变量“疲劳驾驶、分心驾驶、其他不当驾驶行为和驾驶态度”的直接效应均在0.05水平上显著,即行业因素对于网约车驾驶员的不当驾驶行为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其次,进行了网约车驾驶员不当驾驶行为表现研究。通过总结已有文献对于网约车驾驶员不当驾驶行为的驾驶模拟实验研究成果发现,网约车驾驶员分心驾驶和疲劳驾驶时在平均速度均值,车头间距均值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选取网约车驾驶员两种典型不当驾驶行为并综合考虑其驾驶表现,建立改进的NaSch模型,量化网约车驾驶员不当驾驶行为对于交通安全和交通流特性影响。仿真结果发现,中高密度条件下,随着网约车中疲劳车辆的增加,分心车辆比例相应减少,刹车次数呈现递增趋势。网约车车辆中疲劳车辆和分心车辆不同比例时的平均车头间距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疲劳车辆比例从0.01逐渐增加,分心车辆从0.09逐渐下降,车头间距平均值呈上升趋势,车头间距的分布范围(极值)变大,但是整体分布却相对集中。交通效率方面,当网约车中疲劳车辆比例增加,分心车辆比例相应减少时,交通流量呈波动性增加趋势,车辆平均速度呈现增加趋势,但是速度离散型增加。交通流稳定性方面,较高密度条件下,网约车驾驶员不当驾驶行为的出现使得道路拥堵区域变大且相对分散,拥堵时间较长。网约车驾驶员的不当驾驶行为的出现使得交通流稳定性下降,交通流时空分布特性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