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自然生产力理论则是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论述了自然生产力的思想和内容。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的思想和理论内容,主要是认为客观的自然界有一种自然力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自然力量的总和就是自然生产力。它在本质上是自然的生态生产力,即自然界的自然力量和进入人类生产领域的生产力要素的有机整合。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作一个深入的挖掘、梳理,研究分析其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并阐述其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启示和现代实践价值。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理论界定。  第二部分,主要从历史分析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首先通过对马克思的理论文本去挖掘、梳理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的思想提出和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把握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理论的意义。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研究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理论的内容。首先,考察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价值。然后,对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挖掘、分析研究,力图系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  第四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和落脚点。在充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理论基础上,主要讨论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理论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自然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自然生产力的损害,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展。因此,在当前我们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尤其需要重温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好“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其他文献
地方文化资源反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珍贵的精神财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部边陲,毗邻滇、黔、粤三省,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光荣的革命传
不管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史还是法律史,作为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梁启超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梁启超经历了近代中国从“帝制时代”向“民治时代”转型的最为关键的时
当今世界各国破产立法有两大趋势:一是破产法的保护由债权人本位向债务人本位方向倾斜;另一则是商人破产主义逐渐被一般人破产主义取代。本文认为,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