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粘滞阻尼器的平面不规则框架结构减震分析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er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面不规则建筑因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不重合,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将发生平动外,扭转效应也比较显著。因此,减小地震时结构的扭转是这类结构抗震设计中最为关键的内容。粘滞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能够耗散大量的地震能、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在结构中合理布置粘滞阻尼器能够起到良好的耗能减震作用,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本文首先阐述了耗能减震的基本理论,然后研究了设置粘滞阻尼器后L型平面不规则结构地震反应,并和未设置阻尼器的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能够有效的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力等反应;相比其它布置方式,粘滞阻尼器沿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外边缘布置更为有效;如果仅沿周边均匀布置不能满足抗震要求时,建议沿结构刚度小的方向且靠近结构外边缘处布置阻尼器。  本文的内容包括为以下几点:  (1)回顾了国内外对平面不规则结构扭转效应方面的研究,阐述了我国、美国及欧洲关于平面不规则结构的扭转反应控制的规范要求。  (2)建立了粘滞阻尼器耗能减震的力学模型,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SAP2000分析了单质点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对比分析了粘滞阻尼器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研究了粘滞阻尼器耗能减震结构的设计、分析方法  (4)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了8层L型的平面不规则结构的三维模型,根据粘滞阻尼器的不同布置方式建立了四种耗能减震结构三维模型,对原结构与耗能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下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和弹性时程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5)对耗能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分析了结构的底部剪力、层间位移、顶部位移以及项部加速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和原结构进行比较,验证了设置粘滞阻尼器结构具有很好的耗能减震特性。
其他文献
随着钢管混凝土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以其特有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大跨度空间结构以及地下结构工程中。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通常是先安装好空钢管
超长隔震结构是目前隔震工程中常被采用的隔震结构形式。其中大底板多塔楼结构能解决毗邻建筑或需设变形缝的建筑在隔震时需要保证隔震支座无阻碍移动而导致上部结构的变形缝
传统的屈曲约束支撑采用Q235B钢作为其芯板,却对Q195钢研究较少,Q195钢相比Q235B钢具有屈服点低、延伸率高等特点;相比起传统以钢管混凝土作为约束的屈曲约束支撑,全钢装配式
到目前为止,在水稻上己鉴定出70多个矮秆突变体,但它们大都具有不良效应,从而制约了在生产上的利用。在水稻矮化育种中所利用的矮秆材料主要受一个相同或等位隐性矮秆主基因(sd1)控制。同一矮秆基因的利用潜伏着由遗传单一带来的风险,因此发掘、鉴定和利用新的矮秆资源已日益为水稻育种界所重视。本研究材料是从籼稻品种3037中得到的一个自发突变的矮秆突变体,表现为茎短而壮,节数比野生型3037多一节,叶片相对
摘要:球面网格结构以其优美的建筑外形和卓越的力学性能,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风荷载是该类结构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球面网格结构风振响应中显著呈现多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