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为典型案例,通过调查访谈、文献研究及逻辑分析等定性方法,结合教学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定量方法,对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社会背景以及高校体育的社会化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依据,并对促进高校实施终身体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体育的发展,高校体育必须改革,首先表现在体育课程改革上,更新观念,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构建内容丰富,结构完善的课程体系。2、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遵循的思路是:强调运动的健康性,侧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身文化素养;强调健身实效性,为终生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强调重视自我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高校体育在完成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全民族的体质增强,照顾到社会体育的系统性和长期性,积极与社会体育接轨,向生活化、科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4、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学功能,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同时也为终身体育及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在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上与社会体育接轨。5、广西大学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符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及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是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有效途径。在我校已取得了初步的实践成效,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