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动汽车纵横垂向力集成控制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电动汽车成为了汽车研究领域的热点。分布式电动汽车具有四轮独立可控、电机响应快等优势,对底盘电控系统的开发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底盘电控系统主要是通过对车辆的轮毂电机、悬架、转向电机的控制,全面提升车辆的驱动制动性能、操纵性能和舒适性能。车辆的动力学系统是一个强耦合非线性的系统,车辆在一些极端工况下,由于动力学之间的耦合关系,不能简单的对底盘电控系统进行分散控制,这势必会使执行器子系统之间产生冲突,因此,对车辆底盘控制系统的集成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六自由度车身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NMPC)的车身运动控制器,采用粒子群的算法进行MPC优化求解,得到了车辆合力与合力矩,同时考虑了轮胎负荷系数和执行器约束条件等设计了轮胎力分配器,从而将合力与合力矩优化得到合理的轮胎纵向力、侧向力和垂向力。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电动汽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且说明底盘控制的重要性。总结归纳了电动汽车纵横向、纵垂向、横垂向和纵横垂向力控制领域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底盘电控领域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研究底盘集成控制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车辆动力学的耦合关系和轮胎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根据需求建立15自由度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轮胎模型和轮毂电机模型,用于对控制器的仿真验证。进而分析了底盘集成控制的控制结构,通过分析采用了分层式的底盘集成控制策略。再次,设计了车辆纵横垂向力集成控制器。首先,对车身运动控制器进行控制需求分析,即车辆需保证操纵性,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建立2自由度车辆参考模型,确定车辆期望的纵向速度、侧向速度、垂向速度,俯仰角速度、侧倾角速度和横摆角速度进行跟踪,同时考虑执行器的物理特性的约束等。针对这一多目标多约束的控制问题,设计目标函数,制定合适的约束条件,设计了基于NMPC算法的电动汽车车身运动控制器,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之后设计了轮胎力分配器,将合力与合力矩分配成12个轮胎力。最后,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分别在平坦路面和不平路面条件下,进行了直线加速和变道工况的仿真实验。利用整车模型对运动控制器进行实用性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集成控制器在保证车辆驱动制动性能、操纵性能、稳定性能的条件下,改善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其他文献
习近平新时代军民融合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历代领导集体关于军队与国防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国际形势
由于现阶段建筑结构的型式越来越趋向于不规则多样化,我国仍处于地震频发地带,地震引起的损失不计其数,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必然发生扭转振动效应,有时还伴随着应力集中的现
2009年10月~2011年2月在我科治疗的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00例,均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已除外脊髓型和交感神经型)[1],男95例,女105例;病程15d~5年,平均8个月;临床表现为
<正>2019年,《河北金融》改版提升,增设卷首语,专题推出"本期聚焦"等栏目。为提高来稿针对性和时效性,本刊拟从以下选题中优选组稿。请专家学者、金融研究爱好者踊跃投稿。一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作为现代建筑结构建设中常用的结构体系,具有承载力高、自重轻及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SRC结构表现出更好的性能优势及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主要针对单向地震作用,对考虑双向地震作用虽然进行了一定研究,但从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亟待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基于SeismoStruct平台,采用纤维模型对已有SRC试验柱进行模拟,验证了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