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了解太原市残疾人社会支持的现状及特点;2.探索太原市残疾人心理控制源、自我接纳水平、特质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太原市残联指定培训学校华夏成功心理培训学校2013年全年培训残疾人学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调查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及机遇量表(IPC)》、《自我接纳问卷(SA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太原市杏花岭区华夏成功心理培训学校2013年度的所有残疾人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调查研究结果:1.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平均得分为37.45±8.083,最高分为55分,最低分为21分。2.残疾人社会支持在性别、年龄、致残原因、致残年龄和工作情况这些因素上无显著差异,在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婚姻状况、教育情况、经济情况上有显著差异(F=12.206,P<0.01;F=16.439,P<0.01;F=14.338,P<0.01;F=6.302,P<0.01;F=5.35,P<0.01)。3.残疾人心理控制源的各个维度和残疾人社会支持的部分维度呈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残疾人自我接纳水平与社会支持状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残疾人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状况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4、对影响残疾人社会支持状况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把机遇、有势力的他人归为因子1,命名为外控;自我接纳、内控性2个变量归为因子2,命名为内控;把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自我评价3个因子归为因子3,命名为应对方式。结论:1、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受残疾情况影响严重;2、残疾人客观社会支持不只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同时也受自身心理心理状态的影响;3、残疾人主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受残疾人人口学变量影响较小,受残疾人情况影响较大;同时自我接纳水平、应对方式等心理元素对残疾人主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影响也较大;4、不同的残疾情况对残疾人心理特点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