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岭造山带位于中国中央造山带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山脉之一,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分界线。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洛南—栾川断裂带在秦岭造山带中是一条重要的汇聚带。通过洛南—栾川断裂带的的汇聚方式与汇聚方向的研究对秦岭造山带的运动学特征有很好的映射作用。在论述秦岭洛南-栾川断裂带运动学特征过程中,使用了显微构造、温度测量;有限应变的长短轴法,Rf/ψ法;面理、线理分析的线理求解法,最大有效力矩法及理论模拟的种种方法。结果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镜下分析,岩性主要是糜棱岩为主,形成温度较高,约400—500℃左右,说明是在较深的地下形成的。2、以长短轴法与Rf/ψ法的有限应变的测量,得出区域岩石有限应变的三轴比率为X:Y:Z=4.23:1.67:1;表明洛南-栾川构造带变形强度是比较强烈的,岩石是在板块俯冲过程中挤压压扁。3、赤平投影方法,成图解析。以线理求解和最大有效力距法,得出洛南-栾川断裂带汇聚方向与断层走向的斜向夹角,大约56°左右。表现了洛南—栾川断裂带的斜向汇聚运动模式。4、通过建设模型进行理论模拟,以洛南一栾川断裂带变形现象作为模拟对象,模拟板块汇聚方向与板块边界的夹角,平均在50°-60°之间,表现了洛南—栾川断裂带的斜向汇聚运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