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古《诗经》学是《诗经》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对它进行准确的把握和梳理对理解整个《诗经》学史有巨大帮助。目前,针对中古《诗经》文献存亡情况做研究的专著还很少,故而本文在全面了解中古《诗经》文献流传情况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古《诗经》文献亡佚的具体时间,并详细地分析了亡佚原因及后人的辑佚情况。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中古《诗经》文献的亡佚时间基本上有7种情况。本文以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为底本,共考证中古时期《诗经》文献143部。其中5部还流传于世,另外138部均已亡佚。在已亡佚的138部著作中,亡佚时间基本上有7种情况:三国时期、唐代以前、唐代、五代、北宋、南宋和南宋以后。其中,亡于三国时期的有1部;亡于唐前的有64部;亡于唐代的有2部;亡于五代时的有42部;亡于北宋时期的有2部;亡于南宋时期的有22部;亡于南宋以后的有5部。
2.唐代以前《诗经》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有四。首先,三国两晋南北朝以至隋是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期之一。长达三百余年的战争对《诗经》文献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其次,梁代佛学的兴起对《诗经》文献的亡佚也具有催化作用。再次,经学的衰微对《诗经》文献亡佚存在影响。最后,玄学的兴起在客观上也加速了《诗经》文献亡佚。
3.唐、五代《诗经》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唐代虽然是大一统时代,但仍然存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故而战争也就如影随形。五代十国时期被称为历史上的第二个“南北朝”,所以在这一时期,战祸仍旧不断,战争对《诗经》文献的损毁也就可想而知。其次,《毛诗正义》的出现也加速了《诗经》文献的亡佚。
4.宋及以后《诗经》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也有三。首先,宋代是一个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在宋代,统治者对外,既未能完成疆土版图上的统一,对内,也没有成功地调和阶级矛盾,以致战火连年,兵戈不断,战争对《诗经》文献的损毁也就不断。其次,宋代疑古惑经思潮对《诗经》文献亡佚存在影响。最后,理学的兴起客观上使《诗经》文献亡佚更快了。
5.清人对中古《诗经》文献的辑佚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辑本有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黄爽的《黄氏逸书考》,王谟的《汉魏遗书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