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快速推进,中东欧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格局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农产品方面,双方贸易潜力发展空间巨大,农业合作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研究。基于相关参考文献和国际贸易理论,本文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概况,双方贸易总额上升趋势明显,贸易顺差额呈递减趋势,但中国仍居于绝对顺差地位;从市场结构来看,双方农产品贸易集中在波兰、捷克和罗马尼亚三个国家,从产品结构来看,双方农产品贸易集中在肉类、乳蛋类等少数农产品种类上,尤其是进口方向更为集中。接着本文运用TC指数和TCI指数来分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从竞争性来看,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下降,但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中东欧国家中匈牙利竞争优势上升最快、最具竞争优势,产品中动物类、肉类和饮料酒类最具竞争优势,其余国家和产品均不具有强竞争优势;从互补性来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互补性较小,且中国进口互补性小于中国出口互补性,中东欧国家中只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与中国进出口互补性较强,产品中只有羊毛类和其他植物纤维类与中国进出口互补性较强,其余国家和产品的互补性都较差。最后本文分析影响双方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估算贸易潜力,模型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和人口总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地理距离和虚拟变量欧盟有显著阻碍作用,中国与拉脱维亚、匈牙利、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这7个国家贸易潜力十分巨大,与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克罗地亚这4个国家贸易潜力有待深挖,与爱沙尼亚、捷克、斯洛文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这5个国家贸易潜力明显不足。上述分析表明,双方农产品贸易存在贸易结构不均衡、中国出口竞争优势不断下降、双方贸易互补性较差、贸易潜力有待深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即优化贸易结构,大力拓展双方农业合作领域;创新出口战略,多样化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合理科学规划,全方位增强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改善贸易环境,深入挖掘双方农产品贸易潜力;搭建合作平台,积极丰富双方农业合作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