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建立工厂或选择国内企业作为他们的代加工工厂,这一变化直接催生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中小型出口加工企业。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各项成本的不断上升、劳动力的紧缺以及墨西哥、巴西、越南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丧失,众多企业都不得不面对利润降低、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有的企业成功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到科技密集型企业的转型,也有很多企业被迫关闭原有工厂而转向经营。但同时,还有一部分加工型企业抓住国内市场迅速扩张的机会,逐步转变代加工转出口的经营模式,开始主营国内市场,并在一定的细分领域内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成绩。本文所研究的H公司就是这类企业的一个典型。H公司是一个专业生产各类硅橡胶按键和塑料按键的工厂,自1993年成立到2003年间,公司所有的订单都来源于国外的客户。自2000年以后H公司也出现了订单萎缩、销售停滞的情况,并且成本的上升造成公司的利润率不断下滑。在这样的困境下,2004年H公司果断选择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全力开拓国内市场。经过几年的尝试和努力,H公司在国内市场己逐步站稳脚跟,特别是在汽车电子产品的硅橡胶按键这一细分市场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占有了大约20%的市场份额,销售业绩逐年增加,利润率逐步稳定,成为行业内小有名气的公司。但是自2010年开始,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漫延、硅橡胶按键产业的产能大幅度过剩、而国内汽车产业大幅增长等原因,原先不被看重的汽车电子产品的硅橡胶按键这一细分市场逐渐被关注,竞争对手纷纷进入这一市场,H公司又再次面临了挑战。本文从H公司的问题入手,借助波特五力模型及SWOT分析工具,通过分析汽车电子产品硅橡胶按键产业的竞争现状及趋势,以及H公司在汽车电子这一细分市场内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试图为H公司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竞争战略以保证公司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同时这种分析方法和思路也能够为遍布国内各地,尤其是苏南地区的小型加工型工厂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