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钢铁产量需求大幅增加的同时,对其适应特殊工作环境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工业,推行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在恶劣条件下确保其关键材料中的钢材构建的安全性给研究者提出了难题。本文针对不同环境体系,采用电化学方法对304不锈钢应力腐蚀和Q23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应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对304不锈钢进行了在线电化学噪声检测,得到了穿晶型应力腐蚀和沿晶型应力腐蚀电化学噪声特征,并采用噪声电阻、电流标准偏差、噪声幅值等参数,对腐蚀过程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穿晶型应力腐蚀过程分为钝化—钝化膜破裂—裂纹形核/伴随溶液钝化—裂纹扩展四个阶段;敏化304不锈钢沿晶型应力腐蚀过程分为:亚稳态局部腐蚀—局部腐蚀—沿晶裂纹扩展三个阶段。沿晶型应力腐蚀较穿晶型应力腐蚀反应更剧烈,表现在电流标准偏差、事件发生电荷、电流噪声幅值均比穿晶应力腐蚀高得多。但是,两者在裂纹扩展阶段表现的噪声特征差别不大。所以,前期裂纹萌生阶段电化学特征对区分两类腐蚀具有良好参考价值。本文还对Q235钢筋混凝土在循环冷却海水中的腐蚀行为作了研究,采用模拟孔隙液到实际工况环境的理论结合实际的步骤。模拟孔隙液条件下Q235经过了钝化、钝化膜增厚、点蚀三个阶段,并首次利用混沌分析,直接区分了钝化和点蚀两个过程;工况条件下,混凝土层表现出的抗腐性能并不理想,试样在短时间便出现了点蚀倾向。通过EIS和EN技术对Q235钢筋混凝土的理论和实际分析,可以获得模拟循环冷却海水中浸泡的混凝土内部钢筋较为全面的腐蚀信息。小波能量分析对不锈钢应力腐蚀和Q235点蚀有良好的判断作用。根据分解后各层小波能量大小和变化趋势可以显著区分试样处于钝化、点蚀或应力腐蚀各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