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发展对中国政治稳定的影响与解决对策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政治稳定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稳步发展的前提,对于我国这样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而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诸多方面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政治参与、财富分配、利益冲突等。  NGO是反映公民社会力量的非政府组织,它很好的把社会上的公民组织起来,发挥其对公共事务的影响力,并能够有效的要求国家去约束市场。国家具有公共性质,但有时候也会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不能反映民意。这时候,NGO会起到代表作用,以公民社会的力量来进行矫正,“市场失灵”也是如此。因此,公民社会力量的出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有人说NGO是政府有效的“减压阀”和“稳定器”,还有着不可忽视的精神功能。  本文系统的从NGO的特性上剖析了它对中国政治稳定的影响,并从影响政治稳定因素上解释NGO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作者用具体的发展年份和较详实的数据阐述了NGO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揭示了NGO发展对我国维护政治稳定所带来的双重影响,最后提出了科学合理地发展我国NGO的对策,进而更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来助推我国的政治稳定。因此,最终得出结论:发展NGO是实现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法学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争论一直存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也是一变再变。学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外延、性质及实践作用一直存在争议,认为其不能很好地调整我国的土
预算体现国家政权、政府主体展开活动的方向、范围与重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预算法被人们称为“准宪法”。7月上旬,全国人大网站公布了我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本次修法过程中各方面关注度很高、争议较大的问题。在肯定此次“二次审议稿”的一系列进步和亮点的同时,我认为对其中有关地方债相关内容的处理上的明显问题,亦不可不查,值得充分重视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