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业绩预告“变脸”的现象频繁出现。为了减少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积极引导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以便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利益,我国于1998年开始实施了业绩预告制度。业绩预告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2000年明确规定了预亏信息披露次数,2001年业绩预亏制度扩大到中期报告的范围,2002年确立了前一季度要预告后一季度的规定,2006年提出重视业绩预告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的规定等等。虽然我国证券市场业绩预告制度在实践中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缺陷。鉴于业绩预告制度在证券市场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原因及经济后果的深入分析,有助于为业绩预告制度完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选取了2018年出现业绩预告“变脸”的利源精制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利源精制业绩预告“变脸”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深入了探讨。在具体内容上,首先造成利源精制业绩预告“变脸”的原因很多,其中财务费用的剧增、受子公司沈阳利源项目的拖累以及利源精制经营业绩不佳导致的营业收入的减少,是利源精制2018年8月1日修正公告中对外解释的主要原因。但是通过分析发现,还有如利源精制未提到的信息披露涉嫌违规、银行账户被冻结、股权被质押、在高铁行业的定位不准确等等也是造成其业绩预告“变脸”的背后原因。其次,我们通过分析发现业绩预告“变脸”所造成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自8月1日利源精制修正公告发布后,股价呈“一”字跌停,短短4天内市值缩水近三分之一,投资者纷纷撤离,公司陷入信任危机,公司形象严重受损,公司核心高管接连辞职造成公司管理的不稳定等等,这些都直接体现出了业绩预告“变脸”所引起的严重经济后果。本文通过对利源精制的深入探讨,发现引起其业绩预告的变脸“原因”具有复杂性,以及所造成的经济后果具有严重性。为了防止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现象的愈演愈烈,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启示及建议,业绩预告“变脸”第一要加强完善公司内部结构,完善公司管理层的选拔和聘任;第二政府要加强审计师的监管和其他方的监管相结合;第三要制定基于偏离程度制定惩罚机制,将高质量自愿披露的奖励和惩罚机制结合起来;第四要加强投资者对业绩预告真实性识别能力。本文改变了以往业绩预告“变脸”以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对具体的上市公司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为业绩预告制度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增添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