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贵州乡村地区,教师不只是一个单独教书育人的职业,特殊的地理经济人文环境等各种因素赋予了教师“多功能”的新定义,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贵州乡村教师还需要承担着大量的隐形非教学工作,这些超额的非教学工作量又进一步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毕节市、铜仁市等地的多所乡村小学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了乡村小学教师工作量和非教学工作量的现状,再结合国家或省教育部门的文件,得出以下结论:贵州省乡村小学教师的日均工作时长超过国家相关标准,有大部分小学教师每个工作日花在非教学工作上的时间占据了整日工作时间的1/3甚至是以上,此外他们还需要在周末继续进行非教学工作,且这些超额的非教学工作是需要义务无偿完成的额外工作量,这些非教学工作量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同时借助访谈和观察进一步运用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即倒“U”型理论分析了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从教师自身、学校教育、社会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利用“马太效应”机制对非教学负荷问题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分别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本文对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出来的建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要强化学校主阵地的基础管理,二是要加强政府和社会的辅助调节,三是要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刚性保障。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调整和改善来缓解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贵州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