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皮质醇浓度变化及药物干预的临床研究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511B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皮质醇浓度变化与焦虑程度及睡眠质量在GAD发病中的相关性;观察抗抑郁药物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皮质醇浓度的影响。评价皮质醇检测在广泛性焦虑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门诊人群中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30名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匹配原则选取30名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焦虑程度、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价睡眠质量,并于清晨采集二组血浆、唾液标本测定其皮质醇水平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并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价皮质醇检测在广泛性焦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患者组经帕罗西汀治疗6周后重复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唾液皮质醇浓度并与治疗前比较。  结果:患者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及唾液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唾液皮质醇检测诊断广泛性焦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显著高于血浆皮质醇检测;最佳诊断阈值为14.60nmol/L(灵敏度为61%,特异性为93%)。患者组治疗后血浆皮质醇浓度及唾液皮质醇浓度较治疗前降低与临床疗效评分呈正相关。患者组治疗前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消失。  结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尤其是唾液皮质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诊断广泛性焦虑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唾液皮质醇浓度可以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了简便可行准确度较好的观察指标。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下,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随之创新,对于新时期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应该正确看待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重要性,寻求合理措施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效,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展开分析,提出合理的措施应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语文;低年级;識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受体(inlerleukin-4receptor,IL-4R)α链基因外显子5区I75V(A/G)、外显子12区Q576R(A/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贵阳市儿童支气管
目的:了解哮喘儿童家长的哮喘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更有力地防治哮喘。  方法:2009年8月~2011年3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及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哮喘专科门诊,选择确诊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