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公允,为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产生了独立审计。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可以有效抑制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隧道行为,并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可靠性,从而稳定资本市场。然而,自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会计丑闻便层出不穷,使得投资者们对会计信息质量十分担忧。审计质量不仅关系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内容,其中股权结构对审计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关于股权结构对审计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结论存在分歧,而且结合中小板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更少。所以本研究试图结合中小板企业特点研究股权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从界定公司审计质量的相关概念入手,结合中小板企业股权结构特点,从股权结构质和量两个方面分析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随后以2009年-2011年中小板企业数据为样本建立实证模型,研究股权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小板企业股权结构特点并借鉴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以国家股比例、法人股比例、自然人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及两权分离系数为解释变量,以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公司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经营现金流量为控制变量的回归模型,利用软件SPSS17.0对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国家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两权分离系数分别与审计质量呈负相关性关系;而自然人股比例,法人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性关系,说明上市公司股权合理分布,缩短控制链条可以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并根据结论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