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形状的纳米颗粒由于具有大的形状各向异性、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展现出优异的电、磁、光及催化的特性,因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磁性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质特点有助于发现这些材料的新物性,开拓其新的应用领域,为设计制造微型器件打下基础。本工作在两种相对简单温和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具有特殊形状的磁性纳米颗粒,并对其生成机理、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1.采用氢气还原氢氧化钴前驱体的方法制备金属钴纳米颗粒。我们首先采用水热方法,通过调节混合溶剂中去离子水和丙三醇的比例制备了片状及花状β-Co(OH)2前驱体,片状及花状β-Co(OH)2前驱体均是由许多β-Co(OH)2纳米片构成。尺寸较大的β-Co(OH)2纳米片易相互叠加形成层叠的片状颗粒,而尺寸较小的纳米片则易卷曲形成花状结构。然后通过氢气还原片状及花状β-Co(OH)2前驱体制备了片状及花状金属钴纳米颗粒。钴纳米颗粒很好的保持了前驱体的形貌。片状及花状钴纳米颗粒在室温下均为铁磁性,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均分别为:140emu/g和234Oe。其饱和磁化强度要小于相应的块体值,可能是由于颗粒表面的氧化层的存在。由于片状和花状钴纳米颗粒的HCP相结构,特殊的形状效应和小的晶粒尺寸(~30 nm),其矫顽力要远高于相应的块体值。2.采用液相还原方法,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OH-离子为形状控制剂,通过控制初始反应液中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制备了平均直径为150 nm、厚度10-20nm的不同成分的单相FCC结构的Fe0.2(Co1-xNix)0.8(x=0.2,0.4,0.6,0.8)合金纳米片。不同成分的单相FCC结构的Fe0.2(Co1-xNix)0.8(x=0.2,0.4,0.6,0.8)合金纳米片的点阵常数随着镍含量的增加线性减小,符合Vegard定则。不同成分的Fe0.2(Co1-xNix)0.8(x=0.2,0.4,0.6,0.8)合金均形成了连续的固溶体。不同成分的Fe0.2(Co1-xNix)0.8(x=0.2,0.4,0.6,0.8)合金纳米片的饱和磁化强度的值均要低于相应的块体值且随着镍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矫顽力高于相应的块体值且随着镍含量的增加先降低而后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