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鞘锈菌属(Coleosporium)引起的松针锈病作为一种重要的病原主导性森林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全世界已知有113种鞘锈菌;中国记载有58种鞘锈菌,分布于16个寄主植物科,菊科植物上有19种,其余39种分布于15个科56属植物上。本文对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及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174份寄生在菊科植物上的鞘锈菌标本,通过光学及扫描电镜,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形态学和系统学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记述了14个寄主植物属上的鞘锈种形态学特征、地理分布及系统进化关系。试验结果如下:1.寄生菊科植物上的鞘锈菌夏孢子形状变异较大:有圆形、卵形、椭圆、长椭圆、椭圆底部平截、棱镜形、多边形、松子形和棍棒形等;同一寄主植物属上的鞘锈菌夏孢子形状差异较大,而一些寄生于不同寄主植物属上的鞘锈菌夏孢子形状却很相似;寄生菊科植物上的鞘锈菌夏孢子形状因地域差异而不同;不同菊科植物种类与鞘锈菌的形态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分为6大类。2.寄生菊科植物上的鞘锈菌夏孢子大小为(12.85-)15.25-25.44(-30.84)μm×(12.85-)21.59-33.23(-35.98)μm;其中寄生旋覆花属和一枝黄花属上的鞘锈菌夏孢子大小变化较大。3.夏孢子表面特征主要有:帽状区、脑纹饰、光滑区、密疣等纹饰特征;有6种疣突类型:棱柱状(P),小环纹(SA),大冠状(LC),钉头状(N),大疣突(LV)和圆柱状(C);疣突上的环纹结构也有差异,环纹层数在0-2层之间,顶部多为花瓣状;鞘锈菌夏孢子的表面纹饰和疣突类型、构造等特征与寄主植物种类存在一定对应关系。4.菊科植物37份寄主标本上鞘锈菌冬孢子大小在28.27-70.93×13.19-23.65μm间。寄生蹄叶橐吾(Ligulariae fischeri),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ra),麻叶千里光(Senecio cannabifolius)上的冬孢子较大,寄生在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Ligulariae satarrta,Ligulariae sp.和蟹甲草(Cacaliae auriculata)上的冬孢子较小。5.夏孢子、冬孢子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寄生于蹄叶橐吾(Ligulariaefischeri Turcz.)上的鞘锈菌是一个未记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