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等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处于大众化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质量标准、质量监控都必须有新的思维和认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只有数量的增长,没有质量的提高是没有意义的发展。如何保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政府定期进行的教学评估和高等教育数据年度公布制度,有计划地开展学科专业等专项评估等,这些工作已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雏形。但是要形成科学的、卓有成效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还需要政府、社会、高等学校等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本文通过对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面临的形势、挑战等的研究,提出了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厘清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内涵和概念,分析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现状,寻找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逻辑思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所做研究具体包括了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是对问题的提出、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的陈述。第二部分对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辨析,提出了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多元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厘清了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内涵,对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主体、客体和有关要素进行了描述;第三部分是对我国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现状的分析。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历程回顾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从质量观念、监控主体和质量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了现有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建设的对策,提出了构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多元质量观的具体思路,就强化高等学校内部监控和建设科学的外部监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将是一个亟为重要、需要长期研究并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的问题,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构建需要观念上的更新,需要高校内部机制的构建和完善,需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结论是:在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中引入第三方认证和建立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