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PEIA)是在战略层次对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及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以及措施,是实现产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至关重要的一种手段。近年来,我国港口蓬勃发展,港口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也更加突出。当前国内外对于港口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主要参照建设项目环评进行,因此对于港口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分析了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现状;结合港口规划发展和港口区域环境特点,确定了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方法与工作程序;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具有港口规划环评典型特征的评价指标;利用DPSIR模型,构建了符合港口发展实际情况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模型。以《南通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开展了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综合评价了南通港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以期为明确南通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及其环境可行性和环境不利影响的减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港口的特点,较为系统地构建了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为港口可持续发展;准则层为生态环境质量、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层为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固体废物、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岸线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各要素层细分为46个适用于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2)港口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模型通过计算明确了各级指标权重值及标准值,构建了基于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港口可持续发展指数,C);明确了C>0.9表明港口发展具有高持续性,C<0.6表明不具有可持续性,0.6<C<0.8,0.8<C<0.9分别表明具有低、中可持续性。(3)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南通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用研究表明,南通港总体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861,属于中可持续范围;水资源、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制约南通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环境及生态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着港口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南通港规划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调整的合理化建议和规划建设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