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集成的SOI环形谐振腔生物传感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疾病监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发展低成本、高灵敏、易便携、可实时监控的新型高效生物传感器迫在眉睫。基于SOI的光波导生物传感器以其高灵敏度、高集成度、兼容CMOS工艺等优势成为传感器领域的新秀,未来具有极其光明的前景。本文旨在以基于SOI的环形谐振腔为基础,将其与微流通道进行集成,并对其进行免疫传感研究和分子印迹传感研究。本文首先详细地介绍了环形谐振腔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微环谐振腔的基本结构及性能参数,采用传输矩阵法分析微环谐振腔的耦合特性,分析了微环谐振腔的传感原理,并进一步分析了级联双环谐振腔的结构特性,传输特性,游标效应以及SOI波导的模式灵敏度。接着,详细介绍了环形谐振腔和微流通道的工艺制作流程,并将环形谐振腔芯片与微流通道进行集成,搭建了适用于微流集成光波导传感器的高精度测试系统,建立了完善的测试流程。然后,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探测双环谐振腔传感器的体折射率变化,测得双环谐振腔灵敏度为1,804 nm/RIU。探测不同蛋白质溶液对传感器谐振波长的影响,分析背景折射率的影响和传感器的稳定性。进一步在芯片表面进行生物化学修饰,对hIgG进行特异性探测,传感器的探测极限为7.1 μg/mL,并在线性检测区域内,动态范围为7.1~125 μg/mL。最后,基于单环谐振腔进行分子印迹传感的相关研究,以睾酮作为模板分子在芯片表面修饰仿生高分子聚合膜,采用乙酸-乙醇溶液将模板分子洗脱,从而形成与目标分子匹配的孔穴,成功完成对不同浓度的睾酮分子的检测,探测极限为48.7 pg/mL,并对分子印迹传感器进行了再生实验。
其他文献
ATO系统作为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代替司机的大部分操作,具有实现列车运行操作规范化、提高行车效率、准确执行行车计划、实现列车运行的最佳控制以及节能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测试表明钢轨的一些病害与某些特定频率的振动以及冲击有关,研究钢轨在不同频率下的应力特点及传递特性很有必要。本文在总结钢轨的受力状况、钢轨应力计算方法以及国内外钢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其大运量、环保、高效率、准点率高等特点成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公交优先策略的首选。在城市轨道建设的进程中,将轨道交通延伸至卫星城促进了卫星城和中心
随着高速列车运行时速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列车控制技术及性能指标朝着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通过监控当前列车的速度、位置信息来实现智能控车,保障行车安全
渤海水域是我国重要的海上石油生产基地,随着石油运输的发展,该区域面临日益增长的沉潜油事故风险。尤其以渤海内的山东长岛、河北秦皇岛每年周期性的不明油源上岸为显著。传
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分组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任务4.2网络信息交流”一课为例加以实践,并对其深入思考,总结成功经验,反思不足
佛山是典型的内河水网地带,内河水网的特性决定了水域污染物对水域环境的影响较大,加之内河水网作为城市饮用水源和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一旦发生船舶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