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2012时期清洁发展机制相关国际法问题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作为国际碳减排合作的一种创新制度,自设立以来已经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京都议定书》是CDM的直接法律依据,同时其规定的强制减排承诺是CDM产生的重要条件。随着2012年的到来,CDM的前景显得扑朔迷离,甚至岌岌可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国际社会对于《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之后的效力及存废问题存在分歧,并且迟迟无法就第二个强制减排承诺期达成一致意见。另外一个原因是CDM实施过程中暴露的诸多缺陷与问题。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投资者的信心不足,并考验着政府的政治智慧。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关于CDM的一些疑问,并从不同的角度对CDM的前景与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从而给投资者提供投资环境评估的参考,同时为政府在国际谈判中的决策提供意见。目前国内从国际法的角度探讨CDM前景的文章并不多见,但这一问题的解决又十分必要。本文的讨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空白,并且试图以比较全面的论述得出正确结论。  本文分析了现有的法律规定,试图找到CDM在2012年以后继续存在的法律依据。本文认为,就《京都议定书》条文本身而言,并没有对于其有效期的规定,也并未出现失效的情形,因此议定书关于CDM的灵活机制的规定应仍然有效,即使在2012年之后未形成新的协议与承诺期,CDM也不至于失去法律依据。然而,由于第二期期减排承诺可能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无法达成,并且在短期内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这将极大限制CDM作用的发挥,使其存在变得徒有虚名。但本文认为,第一个承诺期到期之后的法律空白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国际社会必然会就碳减排达成一致意见,只是时间与形式并不确定。  而通过分析CDM的理论基础、实际效果、缺陷的完善等,本文得出结论,即使国际社会决定以新的条约取代《京都议定书》,也会将CDM纳入新的体系,继续使CDM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国政府和企业在CDM中的角色将发生重大变化,必须时刻掌握CDM的动态,以应对CDM可能呈现的新的特征。
其他文献
行政决定说明理由制度是行政程序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能抑制行政机关恣意妄为、主观专断,确保行政的民主化、公正化,提高公民参与行政活动的积极性。说明理由瑕疵,是行政机关没
我国司法实践在具体认定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时未充分重视分工行为不同,由此导致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过于简单,即只要存在共同犯罪故意和故意支配下的行为并产生危害结果,所有犯
违法性认识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是长期饱受争议的问题,特别是关于违法性认识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违法性认识的内容等问题的分歧很大。近年来,随着对大陆刑法理论研究的深入
转化犯作为一种立法例,在国外的立法中并不鲜见,而作为一种犯罪形态的概念却是我国刑法学者的首创。以我国刑法规范的具体规定为基础,学界对于转化犯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由环境污染导致的环境侵权案件层出不穷,但我国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尚未完善、纠纷解决不力。因此需要对环境侵权纠纷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