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血挽救了大量病人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了感染输血传播性疾病的潜在威胁,其中尤以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输血后感染后果最为严重。因此在我国,对献血者的血液均需用酶标法对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行检测。由于漏检的存在,即便是经上述方法检验合格的血液,仍然可能具有传染性。目前90%的献血者传染性血液的漏检是由于窗口期造成的,为了尽量减少窗口期的漏检,应用适宜的核酸扩增技术(NATs)进行献血者血液的筛检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聚合酶链反应(PCR)作为一种高度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