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海地区常年高温高湿,粮食安全储藏难度大,在常规储藏技术条件下,粮食安全度夏更多地依赖于常温密闭及化学药剂的使用,而化学药剂的过度、不正确使用则可能增加污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风险以及常温储藏条件下粮食品质难以保持等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营养价值高的粮油食品的需求日趋迫切。因此,实施控温储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粮食储藏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本文结合我库近年来成功运用的空调制冷降温、机械通风降温、粮面压盖、仓顶喷淋等控温储粮技术,根据华南沿海储粮实际工作环境,在低温储藏技术、气调储藏技术、非化学药剂防虫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地深入分析研究,可制定适于珠海特殊地理环境,且较为经济有效,切实可行的控温储粮模式,以实现高温高湿地区粮堆表层温度不超过25℃,粮堆平均温度不超过20℃,实现全仓准低温储粮及切实减少化学药剂熏蒸,降低损耗的可行目标。1、本课题针对珠海地区的气候、仓房条件及我库现有配套技术装备等基本情况。通过试验证明:综合应用冬季机械通风、春季粮面压盖和仓顶喷淋、夏季排积热换气和空调降温等储粮技术,基本能实现控温储粮。2、常规储粮模式在良好仓房条件下,配备较为简单的如喷淋降温、反辐射材料等,在一定条件下,对比谷冷或空调控温储粮更为经济实用。3、各种控温模式下物力、人力成本不尽相同,同样出库损耗亦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对比分析成本效益,在现有市场条件,普通三级籼稻进行谷冷机或空调控温储藏,品质较好,减少了熏蒸药剂的使用,但目前来看在竞价效益方面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储备粮空调控温仍处于试验阶段,不宜大面积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