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耕地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社会的安定,我国的耕地保护制度非常严格。基本农田保护是耕地保护的主要工作,其方案的合理性和当地的生态安全密切相关,对人类的发展意义重大。 土地资源的规划中基本农田划定方案的研究是核心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研究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背景下,首先界定了基本农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而以光泽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粮食生产等指标,利用统计分析预测法,确定14353.65公顷基本农田进行规划划定,从人口、耕地现状、粮食产量、宜耕后备资源及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比重5个方面进行基本农田任务分解,划定最多的为寨里镇,2803.07公顷,最少的为杭川镇,288.33公顷;再次,利用GIS分析法进行基本农田和永久性基本农田方案的规划,研究基本农田的质量和空间布局,基于2014年规划,确定57宗共计205.74公顷因土地条件较好、产粮效率高的地块为调入地块,以及150宗共计301.36公顷因不符合耕地标准,或质量不佳、利用等别不足,或坡度超过25°,以及因为后期建设需要而调出的地块;最后对土地利用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耕地利用等别图做交互研究然后对数量、利用等别、坡度等进行分析。通过对光泽县的基本农田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方案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两者差别不大,总体基本一致,永久性基本农田明显要求质量更高,所以一定要坚持以高质量农田优先。并从保护永久性基本农田的角度上提出要增强保护责任感、完善落实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