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研究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年限、不同植被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原生动物以及土壤酶活性。探讨了退耕地土壤生物学性质与退耕时间的关系;不同植被对土壤质量恢复的贡献以及合适的退耕形式等。
研究结果发现:退耕还草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微生物的数量,对土壤的群落结构、酶活性以及原生动物数量也有很大影响;但有机质的积累并不和退耕时间成正比,微生物量碳也不和有机质的量呈正比,群落结构、酶活性以及原生动物数量的变化也各有其特点,与土壤退耕时间关系不大;不同植被对土壤质量的提高贡献不同,在有机质的积累速度、有机质的组分、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酶活性、原生动物数量上都有体现,所以退耕还草工程中要注意对植被的选择;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恢复影响也不一样,研究表明,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中有机质、生物量、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都要高于林地或退耕地,所以当地退耕宜草而不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