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西部退耕地土壤生物学性质特征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a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研究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年限、不同植被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原生动物以及土壤酶活性。探讨了退耕地土壤生物学性质与退耕时间的关系;不同植被对土壤质量恢复的贡献以及合适的退耕形式等。 研究结果发现:退耕还草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微生物的数量,对土壤的群落结构、酶活性以及原生动物数量也有很大影响;但有机质的积累并不和退耕时间成正比,微生物量碳也不和有机质的量呈正比,群落结构、酶活性以及原生动物数量的变化也各有其特点,与土壤退耕时间关系不大;不同植被对土壤质量的提高贡献不同,在有机质的积累速度、有机质的组分、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酶活性、原生动物数量上都有体现,所以退耕还草工程中要注意对植被的选择;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恢复影响也不一样,研究表明,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中有机质、生物量、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都要高于林地或退耕地,所以当地退耕宜草而不宜林。
其他文献
本文对陕西省关中、陕北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进行一次比较全面调查和收集,并对分离自神木地区的56株根瘤菌分别采用数值分类、16SrDNAPCR-RFLP、23SrDNAPCR-RFLP、16SrDNA
本研究讨论了几种不同类型土壤的性质对其铜吸持特性(恒温水浴振荡吸附平衡法测定)的影响,并针对土壤性质的差异,研究了不同类型有机物料以及氧化铁、硫铁矿在不同培养条件(湿润、
目前,GPS全球定位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且正在全面取代常规测量技术。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GPS全球定位技术将以其在各方面的优点彻底取代常规测量技术。这就
本研究选取六年生南果梨树,采用N、P、K、Fe4个因素,分别设不施肥、施中量肥及施高量肥3个水平上,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中量施肥条件下,在南果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花后50天
土地资源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步调迅速加快,及我国人口的与日俱增,土地的供给需求问题逐渐突出,研究和评价土地利用的经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及深化为可持续土地利用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时空尺度对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概念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指标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