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进程剩余运行时间的集群负载平衡系统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u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群计算技术近年来成为计算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集群不但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资源,而且能够通过较低的软、硬件代价实现较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随着微处理器技术和高性能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集群计算逐渐成为一种高性价比的并行/分布式计算资源。负载平衡是集群系统中的重要技术,通过平衡各个节点间的负载来提高集群系统的性能。研究表明,在集群系统中采用负载平衡技术可以显著的提高集群系统的性能。负载平衡的策略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静态负载平衡策略在各个节点上分配负载时只使用系统的静态信息,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在数学上容易分析且易于实现,但并未考虑系统节点的当前负载情况,因此,对集群系统利用率较低而且性能较差。动态负载平衡系统根据集群的负载状况动态地分配负载,相对来说能更大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基于进程剩余运行时间的集群负载平衡系统”是针对资源异构集群设计的一种基于新型负载向量的动态负载平衡系统。该系统使用一种新的负载评价指标:CPU就绪队列中进程剩余运行时间总和,兼顾了节点的资源使用情况及节点收到的任务情况两个方面,更好地体现了集群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系统正在处理的负载情况,比常用的CPU队列长度负载向量更加灵活准确。此外,对于集群的资源异构特性,在确定系统负载的阈值时,考虑了节点间的CPU及内存大小的差异。该系统使用集中式策略管理,各节点定时的搜集负载信息汇报给控制节点,控制节点使用随机策略选择负载平衡的负载转移目的节点,并使用抢占式进程迁移动态地调节系统负载。系统基于Linux操作系统,主要使用Linux的内核编程技术及应用层的网络编程。系统虽然涉及到操作系统核心―进程的操作,但是由于采用模块编程,没有对原内核进行修改,便于软件的安装及升级。测试结果表明,新的负载向量及新的阈值确定方法缩短了任务的响应时间,提高了集群的性能。考虑了节点CPU主频及内存大小差别后确定的阈值,比确定系统统一的阈值性能提高了系统性能26%;使用新的负载向量与使用传统的CPU队列长度负载向量相比,系统性能提高近30%。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从普通手机逐渐过度到多功能手机,现在又出现了结合掌上电脑功能和手机功能的智能手机。手机里面的软件也随之更新,传统手机里的
个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以及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性,在身份识别中已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由于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暴露出了很多弊端,已经不能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最近几年,城市车辆的保有量逐年递增,给公众交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很多研究正在尝试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来缓解城市公众交通的压力,车载自组织网络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
作为一类重要的复杂类型数据,时间序列已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之一。针对时间序列的数据挖掘在智能交通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通常首先需要将时间序列分段并转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宽带网络、多媒体、视频压缩和存储等技术的发展,视频数据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视频点播系统(VOD)、数字化图书馆(DL)、媒体资产管理(MAM)等。近年来,基
配色系统是配色领域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属于CAD/CAM研究领域,它目前已广泛用于染料颜料制造业、印染业、塑料着色加工业、涂料业及油墨等着色相关行业,可帮助生产人员进行
本文对基于G.723.1压缩编码算法的纸介质声音存储系统进行了研究。文章对二维条码技术作了阐述,在对已有的码图结构和编码规则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本系统的应用
基于进程演算的程序语言设计与实现能够将并发理论的语法和语义理论研究真正应用于实践,并从根本上用高效的并发计算去替代传统的顺序计算,这是研究进程演算的一个关键问题。本
针对现有挖掘算法存在的多趟扫描数据、动态维护复杂、更新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缀树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PT-Mine 和更新算法UPT-Mine 。PT-Mine 算法利用前缀树压
  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网上交易,但目前的电子商务主要提供了信息的发布、简单的电子货币的使用和固定价格商品销售和购买功能,远远未体现出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