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核不育小麦Ms2改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Ms2基因分子标记的筛选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2316456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由含有Glu-A12*、Glu-D1x5+y10和Glu-B1x14+B1y15等HMW-GS的优质亲本和高产抗病亲本分别与Ta1小麦杂交构建而成的优质轮回选择群体为材料,用A-PAGE对改良群体亲本及其不同轮回世代C6,C7,C8部分籽粒醇溶蛋白进行分析,旨在研究不同轮回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差异,为Ms2群体的组建、评价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了提高后代不育株的筛选效率,用SRAP分子标记,以鲁麦15、鲁麦15(Ms2)和鲁麦15(Ms2+Rht10)为材料筛选与Ms2基因共分离的分子标
其他文献
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5-enolpyruvlyshikimate-3-phyosphate synthase,简称EPSPS)是由EPSPS基因编码的、存在于植物及细菌真菌莽草酸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它能催化植物及细菌真菌体内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5-enolpyruvlyshikimate-3-phyosphate,简称EPSP)的生物合成,进而形成一些生命活动的重要
棉花既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来源作物。伴随着近几年科技巨大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棉花纤维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提高
小麦是世界性的粮食作物,在我国仅次于水稻,是第二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白粉病是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方法。我国现
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引起的世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上。玉米对灰斑病的抗性属于数量性状,本研究进行玉米抗灰斑病QTL分析,目的是找到与抗病基因
提高产量是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发掘产量性状基因是小麦遗传研究的重要任务。1BL/1RS易位系在我国小麦育种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鉴于其对小麦加工品质的负面影响。研究产量性状的基因和评价1BL/1RS效应对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PH82-2-2为母本与含有1BL/1RS易位的内乡188杂交,通过一粒传获得240个F5:6重组自交系。2004-05年度在安阳、焦作和泰安进行田间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