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扫描已成为评价副鼻窦结构与病变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的应用,不仅可进行冠状位或轴位两种不同方法扫描,也可在轴位扫描的基础上进行冠状面或矢状面重建。副鼻窦因主要有骨、空气及软组织组成,具有较好的组织密度对比度,因此,CT扫描能清晰的显示副鼻窦的细节解剖结构和病变的范围,而且对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已经成为治疗患有慢性鼻窦炎病人的常规方法,成功的内窥镜手术要求了解副鼻窦的解剖变异、病变与毗邻器官的关系,而CT在显示疾病和良好的解剖方面提供了一个金标准,是安全进行鼻窦内窥镜外科手术的先决条件。但在日常工作中CT扫描所产生的辐射影响则较少被关注,目前国外低剂量CT扫描在副鼻窦中的应用已有相关研究,但国内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副鼻窦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副鼻窦检查中眼晶状体所受辐射剂量是最值得关心的,对青少年所占比例较大的病人群体进行应用时,更是如此。辐射剂量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扫描设备毫安-秒(mAs)的设定。该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降低mAs对于图像诊断质量的影响作用,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为副鼻窦CT扫描提供合理的低剂量扫描技术,以降低邻近器官如眼晶状体、角膜、甲状腺等器官的辐射危害,探讨低剂量对图像质量和晶状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合理应用、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减少对眼晶体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选取80例副鼻窦CT检查者,征得同意后随机分为冠状位扫描组和轴位(横断面)扫描组各40例,共80例。冠状位与轴位均选择同样的扫描设置(mAs)分别以200mAs、100mAs、50mAs、25mAs进行随机分组,各分为四组扫描,取200mAs组为标准组。
检查方法:①扫描参数:冠状面及横断面扫描均采用同样的扫描参数,即:高质量(HQ)模式,管电流设定值分别为200mA,100mA,50mA,25mA时进行容积扫描,以200mA作为标准组,所有病例中均采用5mm层厚、2i/8row/360°/s连续扫描,均用同一管电压120kV,显示视野(DFOV)20cm。图像使用高分辨率骨重建算法,固定用窗宽:2500HU、窗位:300HU观察;②扫描方法:分别进行冠状位扫描与轴状位扫描冠状位重建。
辐射剂量测量:所有病人眼晶体接受的吸收剂量采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进行测量。TLD所测得的辐射剂量为眼晶体的吸收剂量。图像重建:均采用原始数据以1.25mm层厚进行回顾性薄层图像重建处理,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冠状位扫描组直接采用冠状重建图像。轴状位扫描组选择MPR功能进行冠状位图像重建,重建野(DFOV)16cm。
图像分析:对以下副鼻窦结构进行评分分析包括钩突、筛漏斗、额隐窝、筛骨小凹。评价方法是:清析显示(2分);能够显示但不清楚(1分);看不到(0分)。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软件包(v10.0),并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相同扫描体位四组内组间的诊断图像的质量得分及晶状体所受的辐射剂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横断面与冠状断面不同扫描体位的图像质量及眼晶状体所受的辐射剂量。
结果:
冠状位扫描四组中200mAs组、100mAs组、50mAs组之间在副鼻窦图像质量方面统计学上均没有明显差别,25mAs组的图像质量评分较低,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中眼眶部所受平均吸收剂量与200mAs组相比,100mAs组辐射剂量降低50.24%,由26.31mGy降到13.09mGy;50mAs组降低78.37%,由26.31mGy降到5.69mGy;25As组降低85.97%,由26.31mGy降到3.69mGy,具有统计学意义。横断面扫描冠状面重建的图像质量和直接冠状面扫描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200mAs组、100mAs组两者之间虽重建图像的质量评分不如冠状面扫描的图像质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mAs组和25mAs组重建图像的质量明显不如冠状面扫描的图像质量,具有统计学意义。横断面扫描眼眶部所受平均辐射剂量与200mAs组相比,100mAs组辐射剂量降低50.88%,由26.00mGy降到12.77mGy;50mAs组辐射剂量降低80.15%,由26.00mGy降到5.16mGy;25As组辐射剂量降低89.88%,由26.00mGy降到2.63mGy,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显示四组所受的辐射剂量存在统计学差别。横断面扫描冠状面重建对晶状体的辐射剂量小于冠状面扫描,但无统计学差别。
结论:
对鼻窦进行冠状面CT扫描可以大幅度降低管电流(mAs)至50mAs而不损失图像诊断质量,同时眼晶状体所受辐射剂量也明显减少,仅为常规剂量(200mAs)扫描的21.63%。横断面扫描冠状重建组扫描剂量降至100mAs时,眼晶状体所受辐射剂量仅为常规剂量(200mAs)的49.12%,而不降低图像对副鼻窦解剖结构的显示。为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剖结构。副鼻窦因主要有骨、空气及软组织组成,具有较好的组织密度对比度,其CT扫描可应用较低的剂量即可满足临床需要,降低了CT放射剂量,从而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