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前景良好,未来十年我国汽车市场年均增长率达7.1%,由汽车行业衍生出的汽车零部件容器需求也随之增长。随着汽车零部件容器规模增大,容器管理上暴露出容器丢失率高、容器资源闲置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汽车零部件物流服务质量同时间接增加了汽车制造业供应链成本。搭建一个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容器租赁管理解决方案的容器共享平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国内容器租赁行业处于发展阶段,汽车零部件容器管理仍然停留在自营模式阶段,尚未形成全面、成熟的容器租赁管理体系。国内对于汽车零部件容器共享平台的运营流程和信息平台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实现零部件容器在容器共享平台运营下稳定、有效地流通对改善容器管理现状、提升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竞争力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针对汽车制造业容器共享平台,本文对其业务流程设计、容器物流事务编码设计和容器物流网络规划等三方面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针对零部件容器租赁业务运营管理,本文设计了包括容器发货、容器运输交接、容器回收入库、容器库存管理、容器租赁下单和容器回收下单等六个核心业务流程。依照《供应链管理流程标准》(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简称SCOR)的分析框架,进一步裁剪出包括供给/需求协同、库存管理流程、订单管理、仓库/执行、运输(交付)、收货和仓储、运输(回收)和修理和翻新等八个子流程并在子流程实例化过程中分析出子流程的输入元素、期望输出元素和工作流。第二,本文提出了标识容器以及记录其物流事务信息的编码设计方案。文章整合子流程的输入元素和输出元素,将其归类为动作、时间戳、位置、承载物、单据、角色、容器七种属性,平台利用这七种属性来描述容器全生命周期中发生的容器物流事务。为了实现容器的追溯管理并确保物流数据能在异构系统之间的无障碍传输,本文着重研究了物品标准编码体系和对象标识符(Objective Identifier)(简称OID)的数据结构记法,结合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自动识别技术,对物流事务的七种属性进行了编码设计。基于前两部分的研究成果,本文最终实现了容器共享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涵盖订单管理、运输管理、客户管理、仓库管理等核心功能。第三,为了解决容器共享平台网络规划问题,本文建立了以汽车零部件容器调度运营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容器共享网络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本文首先就容器租赁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归纳总结了零部件容器管理现有模式,着重研究了物流行业编码规范和逆向物流网络建模技术。接着,分析了零部件容器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业务流程设计、容器物流事务编码设计和容器物流网络规划等三个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案。基于前两个核心问题的研究,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容器共享平台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容器物流网络规划问题,本文建立了合乎汽车零部件容器实际需求的网络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实现该模型,最终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网络布局方案。最后,本文对研究过程及成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分析了不足之处,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