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历近30年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然而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相比,社区的设计与建设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社区尺度下人的基本生活空间环境被忽略。随着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国家开始向精细化发展转型,规划学科开始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城市设计也开始由单纯的粗放式形态设计向以人为本的多元化设计转型。在此背景下,论文在国外城市设计理论和参与式规划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社区的现实情况,初步建构社区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目的是探索提升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品质的设计方式,思考在转型背景下的新的城市设计方法。最后选取重庆市渝中区老旧社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居民访谈和现场设计等方法来进行论文的研究。社区城市设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包括社区整体空间人本观、社区公众参的协同观、社会公平与正义观。其内涵是城市设计由大尺度的城市空间设计向近人尺度的社区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其关注的是人的需求,目的是为了营造人性化的社区公共生活体系。它不仅要提高社区的空间质量,还要为社区提供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策略,以及为社区的人性化管理提供好的制度策略设计。其目标是营造一个社区生活的共同体,它要实现社区中社会平等、公众参与、空间公正和行为自由,为全体社区居民营造和谐的社区生活空间环境,并对整个城市的空间质量起到良性促进作用。社区城市设计要遵循社区人文关怀原则、社区经济性原则、社区活力原则和对历史、个性特征尊重、保护和继承的原则。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社区空间文化结构设计、社区空间的比例和尺度、社区建筑立面设计、社区道路交通设计、社区广场及节点设计、社区绿化设计、社区环境设施设计、社区照明设计、社区文化活动设计、社区管理制度设计、社区人群结构分析和需求调查。工作方法是在谢莉?安斯汀构建的“市民参与梯子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社区的特征和资产,探索适合地方特征的公众参与模式,并探讨设计师在社区城市设计中的角色。论文选取渝中区嘉西村社区、大井巷社区、华福巷社区和石油路社区为对象,对社区城市设计的理念与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论文的结论包括在社区尺度下进行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在社区尺度下开展参与式规划设计的方法、强调了社区城市设计的重点与难点、规划师在社区城市设计中需要培养的素质和能力。本论文仅对社区城市设计做初步的探索,在框架和内容上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伴随着社会对于人的需求的重视,社区城市设计将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