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我国信托业运营效率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托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79年10月至今,信托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资产管理规模第二大的金融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引导,信托的融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信托管理资产规模的膨胀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过去十年我国信托业的运营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文对信托运营效率的研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对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了解其变动的前因后果。其次,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影响信托业运营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依据。  本文对信托运营效率的界定为相对运营效率,通过DEA模型测度的技术效率以及基于DEA模型的Mailmquist指数测度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评价。考虑到信托业的投入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粘性,本文采用的规模可变的产出导向型 DEA模型。在前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所有者权益、营业支出和信托费用等3个投入指标,营业收入、净利润和信托总资产等3个产出指标,采用DEA2.1软件对30余家样本信托公司2004-2013年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计量,得出了样本信托的相对效率指标。通过对相对效率指标的拆解,可以进一步了解信托公司效率变动的原因。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信托行业相对运营效率均值即技术效率均值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行业基本面向好,但整个行业的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改善;信托行业受宏观形势、监管政策、地域因素、股东背景等因素影响较大;信托公司定位不清晰与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影响信托公司运营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结论,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供监管单位和信托公司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高速发展,资产规模增长较快,盈利表现不俗。伴随着商业银行的快速成长,其风险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我国商业银行依然存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