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殖民创伤主题的叙事建构——以马尔克斯与乔伊斯短篇小说为例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西亚·马尔克斯与詹姆斯·乔伊斯乃现代文学不可忽视的两大巨擘。两位大师的祖国都曾饱受殖民统治的奴役与剥削,这些殖民历史通常与被殖民创伤及各种形式的解殖反抗联系在一起。正因为语言是意识形态的载体,由被殖民者自已进行的被殖民创伤主题的叙事建构可通过其自己的书写直面创伤,正视历史。  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后殖民主题的聚焦与文本策略,研究马尔克斯与乔伊斯短篇小说中的被殖民创伤主题的叙事建构以及两位作家的叙事建构的同异之处;进而发现,相似的殖民创伤使得马尔克斯与乔伊斯在主题选取上都前置了被殖民者的精神瘫痪,在叙事策略上都将宗主国语言内部暗含的意识形态去中心化,进而建构出其创伤叙事文本;而不同的殖民模式与理论思潮则导致马尔克斯运用魔幻现实主义中的超自然元素建构了其文本中分裂的主体,乔伊斯则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揭示了其怀旧主题背后现代爱尔兰民众的精神危机。  本文包含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对于作家作品、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的介绍。第二章从后殖民主题与叙事策略两个视角,分析马尔克斯与乔伊斯创伤叙事建构的相同之处,两位作家都运用了去中心化与影射等方式,通过前置爱、政治与宗教的失调等主题,揭示殖民背后的精神瘫痪。第三章对马尔克斯与乔伊斯被殖民创伤的叙事建构的差异之处进行分析,阐释马尔克斯如何运用超自然元素建构出其文本中分裂的主体,而乔伊斯则是通过内心独白的方式揭示殖民压迫下爱尔兰民众的精神危机。第四章对马尔克斯与乔伊斯的创伤叙事建构的同异原因进行综合分析,阐释相似的殖民创伤引发两位作家对被殖民者精神瘫痪状态进行叙述,揭示殖民历史对于被殖民者的精神摧残与被殖民者绝望放弃的必然性;而殖民政策与文艺理论思潮的差异,则使马尔克斯与乔伊斯分别选取魔幻现实主义与意识流的手法对其创伤叙事进行建构。论文的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全文通过对马尔克斯与乔伊斯短篇小说中的被殖民历史主题叙事建构进行分析对比,从聚焦主题与叙事策略两方面入手,对比了两位作家创伤主题叙事建构的同异,揭示出作家如何通过对被殖民创伤主题的书写,直面创伤,正视历史。
其他文献
作为当代英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伊恩·麦克尤恩一直表现出对人类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注。《星期六》的创作背景就设置在9.11恐怖袭击后的2003年2月15日这一天,伊拉克
文学可以成为不同社会群体平等交流的媒介。在过去的几年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逐渐认识到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性。其他国家的民族问题较中国简单,与他们的少数民族文
学位
学位
中古英语头韵体诗歌《珍珠》反映了一种敏感的语言意识。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其语言的多重象征意义受到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认为诗中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