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税费改革对中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发展的影响——以河南省杞县葛岗镇为例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农业税是我国农业人口税费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每年都要缴纳农业税及其他税费项目。农民负担日益加重问题引起了从政府到学者的关注。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背景和进展,取得的成绩与存在主要问题,进而为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本文共七章三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农村税费改革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介绍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农村税费改革的现状、绩效,以及税费改革对丁乡村财政利义务教育的影响等问题。   第二部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原粮食土产区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的农村税费改革对当地农村发展的影响。   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得出结论,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近期农村税费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结论: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可支配收入,但是富裕农户比贫困农户从这项政策中所获得的收益多;导致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学校维持困难,危房改造难以完成,债务更加难以偿还,但是教师工资得到保障,适龄儿童辍学率降低;降低了乡镇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了农村基础设施维护的成本;改善了干群关系;对乡镇财政收入存在负面影响,乡镇财政受到较大冲击。
其他文献
  本文则从信息分化的派生反映现象入手,探讨公众对待信息分化的主观态度,揭示其背后的差异,把握信息分化中不同公众的态度。这有利于政府和社会管理机构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化
本文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地位获得问题,即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地位获得的条件机制,具体包括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的体制比较及历时比较。以往研究表明,先赋因素对现有职
本文从历史社会学这一新的学科视角,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研究剖析清末民国时期瘟疫下的哈尔滨社会,分析政府、传统文化、个人这三者在瘟疫环境下所做出的反应以及各自所呈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对先贤圣哲的思想进行社会学的分析,有助于构建真正立足于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学理论框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构建社会学元理
本文探讨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结构分化对群际交往产生的影响,群际交往发生的变化,以及怎样调控变化了的群际交往,使其有利于社会的整合与稳定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社会
伴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在文化市场形成着更加明显的层化,即在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都得到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去中心、非领土、脱地区的现象。与此同时,各个本土文化互相渗透,互相
目的:建立用小微粒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方法:样品打碎均匀后,用Bond Elut PH柱萃取,以V水∶V甲醇∶V乙腈=50∶40∶10为流动相,经小微粒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