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整个电网自动化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它是实现调度自动化、无人值守变电站和系统运行维护自动化的关键前提。在国内现存的多种变电站自动化模式中,以微机保护为基础的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为其发展方向。继电保护是关系着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电磁型、晶体管型(又称半导体型或分立元件型)、集成电路型、微型计算机型。目前,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机型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基于微机保护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传统变电所的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常规变电所将大量现场一次设备,如变压器、开关、母线、电压互感器(PT)、电流互感器(CT)等,同安装在控制室内的单项自动化装置(如继电保护、重合闸、故障录波和测距、各种变送器、远动装置、测量仪表等)之间用大量电缆一一对应地连接起来。其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各种工作量大。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方式的最大特征是将上述分散设备综合集成在一起,形成两级单元:间隔级单元和中央单元,完全取消了传统的集中控制屏,整个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非常简单清晰,所有设备由微机保护屏、微机采集屏、交直流屏和监控系统组成。并且由于二次接线的简化,从而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都变得十分简便。
对于一个变电站的设计,在基于电网发展的趋势上合理地引入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有益的。本文阐述了基于32位微机保护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详细设计,主要工作如下:
1、介绍基于32位微机保护的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采用这种基于微机保护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更有利于对于系统运行及故障情况的分析。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二次线缆,缩小了整个变电站的占地面积,为工程节约了资金。
2、介绍了国内现有的几种变电站自动化的模式。
3、介绍了微机保护的软硬件原理和微机保护与系统的通信。
4、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及要求。
5、详细介绍一个基于一种新型微机保护的110kV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计案例。并详细讨论了这种基于32微机保护的主要技术。